第9章 暗流下的航道

“不知道。”孟林的回答很坦诚,“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暗物质团正在同化近地轨道的所有卫星,按照这个速度,十天后,地球会变成一个完全封闭的‘信息孤岛’。”他调出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代表暗物质团的红色区域已经蔓延到月球轨道,像一张不断收缩的网。

接下来的七天,实验室变成了临时手术室。青林躺在金属台上,头盔的触点精准地贴在他的太阳穴、枕骨和眉心——这些是他“信息经脉”最活跃的区域。孟林则在控制台前调试着同步参数,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动作里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二十年的赎罪仪式。

“记住,不要刻意控制思维。”孟林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让你的意识像流水一样自然流动,生物电的无序性才是关键。无人机的航线我已经输入,但最终的转向、加速,都要靠你的直觉来判断。”

青林闭上眼睛,头盔的触点开始发热,像有无数细小的蚂蚁顺着脊椎往上爬。他的意识渐渐沉入一片混沌,耳边响起各种声音——西域观测站的警报声、无人机穿越雷暴时的呼啸、自己写小说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这些声音交织成一条河,带着他的生物电信号,顺着导线流入无人机的核心芯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启动!”

随着孟林的指令,实验室的穹顶缓缓打开,改装后的无人机从地面升起,机身不再是冰冷的碳纤维,而是覆盖着一层淡蓝色的薄膜,那是用青林的皮肤细胞培育出的生物传感器,能实时响应他的生物电变化。

无人机穿过大气层时,青林感觉自己的胸腔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暗物质团形成的漩涡在他“眼前”旋转,呈现出一种介于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质感,无数被吞噬的电子信号在其中挣扎,发出刺耳的尖啸。他下意识地偏过头,无人机也跟着做出一个近乎不可能的侧翻,避开了一道突然出现的能量束。

“看到了吗?”孟林的声音在他意识里响起,“你的生物电让无人机‘活’了过来,它现在能像羚羊躲避狮子一样,在暗物质团的缝隙里穿行。”

但危机并没有解除。当无人机接近木星轨道时,青林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头盔的同步率开始暴跌。他“看见”暗物质团的中心出现了一个黑色的点,那点正在疯狂吞噬周围的能量,连他的生物电都开始被拉扯过去。

“是‘奇点’!”孟林的声音带着惊惶,“它在进化,正在形成自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