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道分水岭

“以后咱们的生产计划可得指望他手下留情喽!”

吴普同挤在人群中,看完了那短短几行字,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为老同学感到高兴的成分,毕竟那是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紧迫,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他们几乎是同一起跑线出发的,可如今,张卫平已经率先拐上了一条看似更宽阔平坦的岔路。

中午在食堂,气氛明显有些不同。张卫平所在的桌子比平时热闹了些,不少一科甚至其他车间的工友过来跟他打招呼,说着“恭喜高升”、“以后多关照”之类的客套话。张卫平依旧是那副样子,脸上没什么明显的喜色,只是客气地点头回应,话不多。

吴普同、宋慧娟和吴玉端着餐盘,很自然地坐到了他那桌。

“行啊,卫平,不声不响就办成大事了!”宋慧娟率先开口,笑容明媚,“以后可就是张调度了!”

吴玉也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知识分子的分析腔:“生管科确实更适合你的性格,做事严谨,注重数据和流程。恭喜。”

张卫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筷子拨弄着盘里的菜,声音还是那样平稳:“没什么,就是换个岗位干活。都是工作。”

吴普同看着他,想说什么祝贺的话,却觉得喉咙有些发干,最终只是用力拍了拍张卫平的肩膀,挤出两个字:“挺好。”

张卫平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理解,但也只是一闪而过,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说起来,还是卫平这种性格吃香,”宋慧娟感慨道,“不像我们,在采购部天天跟人磨嘴皮子,或者在车间里埋头苦干。”她这话看似自嘲,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过吴普同和吴玉。

吴玉接话道:“确实。技术岗位或者生产管理,更需要沉得下心的人。我们研发部也是,光会搞关系不行,还得有硬本事。”她这话像是在肯定张卫平,又像是在为自己所在的部门正名。

吴普同默默地吃着饭,听着他们的对话,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他还在适应车间的噪音,学习判断豆粕水分,处理环模堵塞,而昔日的同桌,已经要去制定影响整个车间运行的计划了。这种差距,在公告贴出的那一刻,变得具体而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