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的学校好,毕竟是省会。"李秀云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招生材料的纸张,"但风险大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的分数刚过线,有可能录取不上。"吴普同解释着,手指在纸上划过,"如果第一志愿录取不了,后面的志愿很可能也都没机会了。" "那就选个稳妥的,"吴建军吐出一口烟,缓缓地说,"能上本科最重要,专业什么的以后再说。咱家祖辈辈都是农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
夜深了,父母先去睡了,吴普同还独自坐在桌前。煤油灯的火苗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把三个学校的优缺点一一列在纸上,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认真。
省会师范学院: 优点:地理位置好,师范类就业稳定 缺点:风险大,可能录取不上 去年提档线:518分
保定计算机学院: 优点:专业热门,发展前景好 缺点:提档线525分,几乎不可能录取 去年提档线:525分
保定农大畜牧专业: 优点:提档线510分,录取把握大 缺点:专业冷门,不知道就业如何 去年提档线:510分
小主,
看着这份清单,吴普同苦笑了一下。其实选择已经很明确了,只是他心里还存着一丝不甘。谁不想读个热门专业,谁不想去个大城市?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分数决定选择的范围。
第二天回到学校,同学们都在忙着填写志愿表。教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与期待。
"我决定报北京的专科了!"孙伟兴奋地说,脸上泛着红光,"虽然学校不如本科,但能在北京读书啊!听说北京可大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我报了省会的师范大学,"另一个同学说,声音里带着不确定,"冒险一试,说不定能录取呢。万一录取了,那就是省会的大学啊。"
吴普同坐在座位上,拿着志愿表迟迟没有下笔。他的目光在几个学校之间来回移动,内心的挣扎显而易见。钢笔在指尖转动,墨水险些染红了手指。
"还没决定?"李老师走过来,关切地问。他的眼镜片上反射着窗外的阳光。 "老师,我..."吴普同欲言又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志愿表的纸张。 "是在纠结师范学院和农业大学之间选择吗?" 吴普同点点头:"一方面想去省会,另一方面又怕落榜。要是第一志愿录不上,可能就与本科无缘了。" "我理解你的矛盾,"李老师温和地说,拍了拍他的肩膀,"但从理性角度考虑,我建议你选择保定的农业大学。畜牧养殖专业虽然不像计算机那么热门,但也是国家需要的专业。重要的是,你的分数比较有把握。要知道,能上本科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李老师的话让吴普同最终下定了决心。他拿起钢笔,在志愿表上工整地写下了第一志愿:保定农业大学,畜牧养殖专业。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很轻,但在吴普同听来却格外清晰。黑色的墨水在表格里慢慢晕开,每一个笔画都显得那么庄重。这一刻,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仿佛放下了长久以来的重担。虽然有些遗憾,但这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
交表时,李老师看了看他的志愿,赞许地点点头:"很务实的选择。相信自己,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努力,都会有好前途的。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
回家的路上,吴普同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自行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规律的声响。路旁的田野里,玉米已经长得很高了,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接下来就是等待结果了。也许畜牧养殖不是他最理想的专业,但至少他有机会上大学了。比起那些分数不够本科线的同学,他已经很幸运了。未来的路还长,专业并不能决定一切,重要的是在大学里继续努力。
远处,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在夕阳的余晖中染上了一层金色。吴普同不禁加快了蹬车的速度。夏风迎面吹来,带着田野的清香,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