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同呆呆地看着碗里已经凉了的羊杂汤,突然没了胃口。妹妹的病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他想起小梅阳光般的笑容,想起她总是说"哥,你一定要考上大学",想起她因为头疼而苍白的脸......
"你也别太担心,"李秀云强打精神,"医生说好好调养就没事。你妹妹最惦记的就是你,你要好好学,别让她失望。" 吴建军也拍拍儿子的肩膀:"家里有我们呢,你专心学习就行。"
但这些话已经无法安慰吴普同。他知道,妹妹的病需要钱治,需要人照顾,而这些都要靠父母本就拮据的收入和精力。
吃完饭,父母坚持要送他回学校。在校门口,李秀云又把那个装钱的布包塞给儿子:"拿着,别省着。需要什么就买,身体最重要。" 吴建军则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东西:"你妈新炒的瓜子,晚上看书时嗑点,提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父母在寒风中渐渐远去的背影,吴普同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父亲的大衣已经洗得发白,母亲的围巾也起了球,但他们却把最好的都给了他。
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在学习。吴普同默默地把酱菜和瓜子分给大家,自己则爬上床,拉上了帘子。 "怎么了?"张文远敏感地察觉到他的异常。 "没事,有点累。"吴普同低声回答。
躺在床上,他脑海里全是妹妹的病和父母的辛劳。423分,518名......这些数字突然变得无比沉重。他不仅要为自己而学,更要为整个家庭而学。
晚自习时,他无法集中精力。试卷上的数字和公式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妹妹痛苦的表情和父母疲惫的身影。 "你没事吧?"旁边的孙伟小声问,"一下午都心不在焉的。" 吴普同摇摇头,强迫自己继续做题。
下自习后,八个人照例煮泡面。今晚的吴普同格外沉默,只是机械地吃着面,对大家的讨论充耳不闻。 "怎么了?家里出事了?"细心的张文远问道。 吴普同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实情。
宿舍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放下碗,不知该如何安慰。 "我妹妹也有哮喘,"李强突然说,"每次发作都吓死人。但是越担心越没用,只能更努力,将来赚够钱给她治病。" "对啊,"孙伟接话,"你现在愁也没用,不如化担心为动力。"
这些话虽然朴实,却让吴普同心里好受了一些。是啊,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更努力地学习,才能改变现状。
那晚,他学习到很晚。每当想松懈时,就想起妹妹苍白的笑脸,想起父母期待的眼神。这些牵挂成了他最强大的动力。
第二天,他去找班主任李老师,说明了家里的情况。 "我知道了,"李老师点点头,"但是你要记住,真正的负责任不是瞎担心,而是做好该做的事。对你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李老师的话点醒了他。是啊,只有考出好成绩,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从那天起,吴普同的学习更加拼命了。他制定了更严格的时间表:早晨五点起床背单词,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晚上自习到教室关门,回到宿舍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