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泡面夜话

"好了没?饿死了!"孙伟拿着筷子跃跃欲试。 "再等等,让面多煮会儿。"李强像个大厨似的搅拌着面条,"硬了不好消化。"

面终于煮好了,八个人围坐在一起,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饿了一晚上,这简单的泡面吃起来格外香甜。宿舍里安静下来,只有吃面的声音和偶尔的赞叹。

"要是有点青菜就好了。"吴普同忍不住说。 "明天让我妈捎点来,"张文远边吃边说,"她每周三都来送饭。"

吃饱喝足,气氛轻松了许多。孙伟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叹了口气:"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么一顿热乎的,复读也没那么难熬了。" "想得美,"赵明泼冷水,"电炉子用多了容易被没收。"

这时,李强突然拿出化学笔记:"对了,今天李老师讲的那个氧化还原反应,谁听懂了?我怎么还是不明白电子转移的方向?" 一句话又把大家拉回了学习的氛围。

"我来给你讲吧,"张文远推推眼镜,"其实很简单,记住'失电子氧化,得电子还原'就行......"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起来,其他人都围过来听。泡面碗被推到一边,化学笔记摊开在中间,八个脑袋凑在一起,在昏黄的灯光下讨论着难题。

这样的场景每晚都会上演。泡面不仅是充饥的食物,更是一种仪式——一天紧张学习后的放松,也是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时间。

"今天郑老师讲的三角函数那题,我觉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王海突然说。 "真的?快讲讲!"几个人立刻来了精神。

于是,泡面碗被彻底遗忘在一边,草稿纸和习题集重新成为主角。你一言我一语,不同的解题思路在碰撞,有时候甚至会争论起来。

"不对不对,你这里忽略了定义域的限制。" "但是用导数不是更快吗?" "高考不让用超纲的方法啊!"

吴普同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他发现,在这样的讨论中,很多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点突然就豁然开朗了。不同背景的同学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互相启发,互相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