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八人间的星空

孙明用的是充电台灯,是他当老师的舅舅送的,在全宿舍是最奢侈的;赵大勇点蜡烛,经常把书页熏黑,有一次差点把蚊帐点着;周志远最绝,用墨水瓶做了个煤油灯,虽然冒黑烟但很亮;吴普同用的是父亲给的手电筒,为了省电,他尽量借着别人的光看书。

"普同,这道物理题怎么做?"赵大勇经常凑过来问。他基础差,但很用功,经常学习到深夜。

吴普同都会耐心讲解。有时讲着讲着,其他室友也围过来听,不知不觉就成了个小辅导班。孙明擅长英语,经常给大家纠正发音;周志远数学最好,解题方法很巧妙;吴普同各科均衡,讲题深入浅出。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但宿舍生活也有烦恼。八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难免有摩擦。有人打呼噜像打雷,有人说梦话,还有人脚臭。最难受的是想家,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听着别人的鼾声,格外想念家里的炕头和母亲的热汤。

一个星期后,吴普同终于盼到了回家的日子。周五放学,他骑得特别快,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家。李秀云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饭:红烧肉、炒鸡蛋、白菜炖粉条,都是他爱吃的。

小梅帮着盛饭,眼睛亮晶晶的:"哥,宿舍好玩吗?同学们都好相处吗?"

吴普同笑笑:"好玩,就是没娘做的饭好吃。"他狼吞虎咽地吃着,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饭菜。

小主,

晚饭后,李秀云开始给他准备下周的干粮。面和得格外软,油放得比平时多,鸡蛋煮得老些不容易坏,咸菜装在小瓶里以防洒漏...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母亲的牵挂。

"钱够用吗?"李秀云悄悄塞给他二十块钱,"食堂菜不好就自己买点吃的,别饿着。"

吴普同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他知道,这可能是母亲卖鸡蛋攒下的钱,够家里好几天的菜钱了。

周日下午,他又该回学校了。李秀云把装得满满的布袋仔细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小梅站在门口不停挥手:"哥,好好学习!注意身体!"

回校的路上,吴普同骑得很慢。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布袋里飘出烙饼的香气,让他既温暖又心酸。他知道,每口饼都饱含着母亲的心血和期望。

宿舍生活就这样一周周地重复着。慢慢地,吴普同适应了这种集体生活。他甚至开始享受夜晚的"挑灯夜读"——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一种特别的氛围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