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无声的除夕

"今年咱家也该转运了。"李秀云喃喃自语。

上午,吴普同还在做题。数学卷子很难,他做得磕磕绊绊。外面不时传来鞭炮声,扰得他心烦意乱。

"普同!普同!"邮递员在门外喊,"有你们家的信!"

是吴建军寄来的。信很短,字迹潦草:"活忙,回不去。寄了五百块钱,给娃买点好的。普同好好考。"

李秀云捏着汇款单,手有些发抖。五百块,比平时多了一倍,可见父子俩在工地有多拼命。

午饭依然简单。李秀云炒了个鸡蛋,算是过年菜。吃饭时,收音机里播放着欢快的春节节目,但谁都笑不出来。

下午,吴普同实在学不进去了。他推开课本,望着窗外的雪发呆。往年这时,父亲该带着家宝贴春联了,母亲在厨房炸年糕,小梅围着灶台转......如今院子里只有寂寞的雪。

"哥,出去走走吧。"小梅轻声说,"赵大娘说村口有卖糖葫芦的。"

吴普同摇摇头:"还有套题没做完。"

其实他是怕看见别人家的热闹。村东头张有福家,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开着新买的拖拉机,很是气派。邻院老李家,几个女婿都来拜年,院子里停满了自行车。

傍晚,李秀云还是包了饺子。白菜粉条馅的,只放了少许油渣。下饺子时,锅里冒着热气,总算有了点年味。

"要是你爹和家宝在就好了。"李秀云说着,擦了擦眼角。

吃过年夜饭,村里渐渐热闹起来。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提着灯笼跑来跑去。吴家却早早熄了灯——为了省油。

黑暗中,吴普同躺在床上,听着远处的欢笑声。小梅的房间里传来轻微的咳嗽声,让他心里一紧。妹妹的病虽然好了,但体质大不如前,这个冬天已经感冒了好几次。

"哥,你睡了吗?"小梅在隔壁轻声问。

"没呢。"

"你说...爹和家宝现在在干嘛?"

吴普同想象着北京工地的场景:工棚里冷如冰窖,父子俩就着咸菜啃冷馒头,或许还会喝点酒暖暖身子。

小主,

"应该睡了吧。"他最终说。

夜深了,鞭炮声渐渐稀疏。吴普同却毫无睡意。高考的压力像块巨石压在心头,他想起最近的模拟考,成绩还是在中游徘徊。要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对得起在外奔波的父亲和弟弟?怎么对得起省吃俭用的母亲和妹妹?

突然,远处传来钟声。是柳林镇教堂的新年钟声,隔着十几里地隐隐约约传来。一九九八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