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走读的艰辛

吴普同突然想起来:“要不今天中午就别回去了?我记得教室后面有地方可以热饭。”

两人返回学校,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拿出自带的干粮。吴普同带的是窝头,辛志刚带的是玉米饼子。虽然没有热菜,但至少不用淋雨了。

王红梅和李静从食堂回来,看见他们的午饭,二话不说就分给他们一些菜:“尝尝食堂的熬白菜,今天味道不错。”

那之后,遇到天气不好,两人就带饭在学校吃。李秀云总会给儿子多带些干粮,让他分给辛志刚。

“志刚这孩子也不容易,家比你还远呢。”李秀云常常这样嘱咐。

渐渐地,吴普同发现自己的身体适应了这种节奏。腿更有劲了,骑车不再气喘;手臂更有力了,顶风骑车也不觉得累。他甚至开始享受每天在路上的时光,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思考时间。

有一个周五下午,放学特别早。两人推着车走出校门,不约而同地放慢了速度。

“这周真是累坏了。”辛志刚说。

吴普同点点头:“是啊,不过总算到周五了。”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旁的杨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村庄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其实走读也有走读的好处,”辛志刚突然说,“每天都能回家,吃娘做的饭,睡自己的床。”

吴普同笑了:“是啊,住宿生想回都回不去呢。”

快到岔路口时,两人停下车子。

“明天见。” “明天见。”

吴普同独自骑完最后一段路。村口,几个老人坐在大槐树下乘凉,看见他都打招呼:“放学啦?”

“嗯,放学了。”他笑着回应。

到家时,晚饭已经准备好。玉米粥的香气飘满整个院子,妹妹和弟弟在院里玩耍。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晚饭后,吴普同在煤油灯下写作业。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很充实。他知道,每一天的奔波,都是向着梦想前进的一步。

他在日记本上写道:“走读虽然辛苦,但让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每天在路上的两个小时,可以用来背单词、思考问题、规划学习。困难像那段土路,虽然难走,但终会过去。”

窗外,秋虫唧唧,月光如水。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