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牌桌与田埂

“打几副?带王不带?”孙志强一边熟练地洗牌,扑克牌在他手中发出清脆的“唰唰”声,一边问。

“两副!带王!刺激!”王小军和赵刚几乎异口同声。

牌局很快开始。升级是考验配合和记牌的玩法。王小军牌风如其人,咋咋呼呼,拿到好牌就眉飞色舞,咋咋呼呼地喊“主!”“毙了!”,牌不好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赵刚则是个“话痨”,打牌也不闲着,一边出牌一边评论:“哎哟,这牌臭的!小军,你这手气今天不行啊!”“孙志强,你藏着大鬼呢吧?眼神不对!”“普同,别闷着啊,该冲就冲!”他嗓门大,语速快,牌桌气氛被他炒得热火朝天。孙志强则依旧沉稳,出牌前总要思考几秒,记牌也清楚,面对赵刚的聒噪也只是笑笑,偶尔回一句:“管好你自己吧,别漏风了。”吴普同心思却有些飘忽,牌拿到手里,常常走神。他一会儿想起父亲擦拭保温箱时沉默的背影,一会儿又想起周老师那张沉静的脸和那些解不开的难题。出牌慢了,还会被赵刚催促:“普同!想啥美事儿呢?快出快出!等你这张牌救命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哦!”吴普同回过神,慌忙甩出一张牌,有时竟不小心拆了自己的对子,惹得王小军直拍桌子:“我的哥!你这牌打得……跟咱村东头二傻子有一拼!”

赵刚则哈哈大笑:“普同,你这心思飞哪去了?是不是琢磨镇上哪家姑娘呢?”

孙志强也笑着摇摇头。

牌局进行着,有输有赢。王小军和赵刚斗嘴不断,孙志强稳扎稳打。吴普同尽量集中精神,但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被窗外那无边的绿色吸引。孙志强家后院的门开着,可以看到那棵桑树,叶子在阳光下绿得发亮。再远处,是粮站高大的围墙,墙外,便是那片一直绵延到天边的玉米地。青翠的幼苗在热浪中微微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那海,连接着他熟悉的西里村,连接着父亲在烈日下推着冰糕箱的身影,也连接着一种他此刻坐在这清凉屋子里打牌时、无法言说的隔膜。

“吴普同,”孙志强温和的声音打断了吴普同的出神,他指着他刚打出的牌,“你这张……好像小了,主牌还没出完呢。”他声音平静,带着点提醒。

吴普同脸一热,连忙收回那张牌,重新打了一张大的。他有些歉意地看了看孙志强。孙志强只是理解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哈哈,普同今天魂儿被玉米地勾走啦?”赵刚一边甩牌一边打趣,“是不是想你爹的冰糕箱子了?别说,你爹那箱子,真神了!那天在学校,冰糕梆硬!我吃了根红豆的,透心凉!”

提到冰糕箱子,吴普同心里又是一沉。他勉强笑了笑:“还行吧,凑合用。”

“凑合?我看比镇上冷库的专用箱都不差!”赵刚还在夸张,“那手艺,啧啧!吴叔真行!对了,孙志强,你家粮站今年收成咋样?玉米价听说还行?”

话题被赵刚岔开,聊起了镇上的新鲜事、新开的游戏厅、刚流行的港台歌曲,还有学校的各种八卦。赵刚是消息通,说得绘声绘色。牌局在风扇的嗡嗡声和少年们的说笑中继续。吴普同强迫自己融入,跟着笑,跟着出牌,但总觉得有一层无形的膜,将自己和这屋里的清凉、和伙伴们轻松的笑语隔开。窗外那无垠的、沉默的绿色田野,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牵扯着他的心神。赵刚聊的游戏机、录像厅,对他来说,是另一个遥远而模糊的世界。

不知打了多久,窗外蝉鸣依旧,日头已经稍稍偏西。孙志强家的挂钟“铛铛”敲了四下。

“哎呀,都四点了!”赵刚看了看表,把手里最后两张牌甩出去,“不玩了不玩了,我妈让我早点回去,帮她把煤球搬上楼呢。”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