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目前正在攻关的28纳米制程工艺的试验线,”
苏姿丰指着正在运行的设备,向许昊介绍,
“虽然距离国际最先进的制程还有差距,但这是我们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团队很年轻,也很有冲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昊仔细观看着设备的运行状态,不时询问一些技术难点,让苏姿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
随后,他们来到了设计中心。
巨大的办公区内,数百名工程师在电脑前忙碌,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电路图。
“这里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区域,”
苏姿丰解释道,
“我们目前分两条腿走路:一是基于ARM架构,为我们的HT系列移动设备优化核心处理器;二是尝试自主研发适合未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专用芯片架构。”
许昊走到一位年轻工程师身后,看着他屏幕上那如同微观城市般复杂的线路设计,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苦了,你们在做的是改变未来格局的事情。”
年轻的工程师受宠若惊,激动地连连点头。
在接下来的 会议室汇报中,苏姿丰向许昊展示了更为详尽的研发路线图、团队构成以及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高端EUV光刻机获取困难、部分特殊材料被海外垄断等“卡脖子”问题。
许昊认真听完,神色凝重而坚定。
“苏博士,各位,”
他环视在场的所有研发骨干,声音沉稳有力,
“我知道前路艰难,我们是在攀登一座陡峭无比的技术高峰。但是,请记住,昊天集团投入芯片研发,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关乎国家产业安全和集团未来命运的战略抉择!”
他顿了顿,给出了最坚实的承诺:
“资金,我会给足!资源,我会倾尽集团之力去全球搜罗!人才,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只要有能力,愿意来,昊天的大门永远敞开,待遇绝对是世界顶级!”
“我不要求你们立刻追上最先进的制程,但我要求你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攻克每一个技术节点,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培养我们自己的研发队伍。时间,我们愿意给,但效率和决心,不能有丝毫松懈!”
他的话语如同强心剂,让在场的每一位研发人员都热血沸腾,眼神中充满了斗志。
苏姿丰博士也深受触动,她郑重地点头:
“许董事长,有您这样的决心和支持,我和团队,必定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视察结束,许昊与苏姿丰又进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议,深入探讨了芯片部门未来的组织架构、研发重点以及可能的技术合作路径。
当许昊离开研发基地时,已是华灯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