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晚,你负责集团的资产配置和战略投资,说说你的看法。我们需要一个既能解燃眉之急,又符合集团长期利益的方案。”
乔晚闻声抬头,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大屏幕上,随即调出了一份制作精良、数据详尽的PPT。
“许董,唐总,武总,”
她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基于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研判和我们集团的实际需求,我建议采取 ‘双管齐下,资产持有’ 的策略,分别解决总部和研究院的空间危机,并将其转化为集团的战略性资产。”
她切换幻灯片,一栋气势恢宏、线条流畅的现代化摩天大楼效果图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正是标志性的央视大楼。
“首先,关于集团总部的过渡方案。我强烈推荐的目标是——华润集团在CBD核心区刚刚竣工的‘华润大厦’。”
她开始阐述理由,逻辑严密,直击要害:
“第一,绝佳的地理位置与卓越品质。 华润大厦位于CBD黄金地段,与央视大楼为邻,其建筑品质、设计理念和物业管理均属国内顶尖水平。这完全符合昊天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形象定位,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和客户信心。”
“第二,完美的时机与收购窗口。 这栋大厦刚刚完成竣工验收,尚未正式投入市场。最关键的是,”
乔晚顿了顿,强调道,
“我们通过可靠渠道获悉,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华润集团自身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动性压力,因此对于出售这栋优质物业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为我们创造了绝佳的收购窗口期,在谈判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体量与价值的平衡。 华润大厦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我们无需全部拿下,初步测算,收购其中超过8万平方米的核心楼层,即可完美满足总部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需求,并预留充足的弹性空间。这既避免了过度投资,也确保了空间的充足性。”
“第四,资产本身的金融属性。”
乔晚看向武卫,补充道,
“在京都核心区持有如此规模的顶级写字楼资产,不仅解决了办公问题,其本身也是一项极其优质的不动产投资,具备强大的保值和增值潜力。即便数年后我们搬入自建总部,这栋物业无论是整体出租还是部分出售,都将为集团带来丰厚的财务回报。”
武卫边听边缓缓点头,乔晚的分析显然打动了他。
购买华润大厦,从一个巨大的成本支出,转变为一个兼具实用性和投资价值的战略选项。
接着,乔晚切换了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栋造型别致、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第三极书局。
“接下来,是关于昊天研究院的过渡方案。”
乔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对文化底蕴的尊重,
“研究院不同于总部,它需要的是能够沉静思考、激发灵感的学术圣地。因此,我推荐的目标是——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素有‘知识殿堂’之称的第三极书局主楼。”
她继续分析:
“第一,无与伦比的学术氛围。 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和智核,高校、科研院所林立,人才密度极高。将研究院设于此地,便于我们吸引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也便于与学术界展开深度合作。书局本身自带的文化底蕴和静谧气质,与研究院的定位天然契合。”
“第二,独特的建筑空间与改造潜力。 书局内部空间开阔,层高充足,其原有的格局经过专业设计,非常适合改造为开放式研究区、独立实验室、讨论室和安静的思考空间。这种独特的空间感,是标准写字楼无法提供的。”
“第三,可遇不可求的收购机会。 同样由于经营模式的挑战和宏观环境的影响,第三极书局的所有方正在寻求整体转让这栋物业。这是一个非常稀缺的机会,错过很难再找到如此位置和气质都完美匹配我们研究院需求的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