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与摩托罗拉董事会最终谈判的前夜,许昊在下榻酒店的行政酒廊里,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来电者自称保罗·安德森,是摩托罗拉董事会中一位颇具分量但相对低调的成员。
“许先生,冒昧打扰。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再有。”
保罗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用的中文,还比较熟练,看来是个中国通。
许昊眼神微眯,对身旁的吴宵光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按下了录音键,语气不动声色:
“安德森先生,请讲。”
“我看过您的方案,尤其是关于生态整合和操作系统的那部分。坦白说,詹德和部分老古董还在纠结于过去的荣光,但我看到了未来。”
保罗顿了顿,抛出了他的核心筹码,
“我知道,跨国收购,尤其是涉及核心通信技术的收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商业条款,而是……政府的审查。无论是美国的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还是其他部门,我都有足够的渠道和人脉去‘沟通’,确保流程畅通无阻。”
许昊没有立刻回应,静待对方的下文。
他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果然,保罗继续说道:
“我的条件是,在您成功收购后新成立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中,我需要至少30%的股权。当然,我会按比例支付相应的对价。而且,”
他压低了声音,透出诱惑,
“在目前的收购谈判中,我可以作为您的‘内部朋友’,帮助您以一个更……合理的价格达成交易。我比任何人都了解董事会里的底线和分歧点。”
许昊轻轻晃动着手中的水杯,大脑飞速运转。
这是一个典型的“内部人交易”诱惑,风险极高,但潜在收益也极大。
对方看好的,不仅仅是收购本身,更是收购后,在他许昊的生态赋能下,摩托罗拉涅盘重生的巨大潜力。
他想搭上这趟快车,并且还想坐在头等舱。
“30%……”
许昊沉吟着,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接受,
“安德森先生,您的‘看好’让我受宠若惊。
不过,30%的股权意味着深度绑定和巨大的话语权,这需要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而不仅仅是‘沟通的承诺’。”
保罗在电话那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