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排山倒海的困意终于袭来。
但他深知,身体的疲惫可恢复,而由这场演唱会掀起的产业巨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
与此同时,虚拟世界已先于现实彻底沸腾。
网络空间被彻底“许昊”化。
天涯论坛、贴吧被“神级现场”、“王炸合作”的帖子刷屏,直播讨论楼以秒速刷新。
技术党逐帧分析唱功,歌词党深度解读新歌,称《有没有人告诉你》为“游子圣经”,《成都》是“城市情书”。
许昊与谭维维的《青藏高原》被奉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合作,热度甚至一度超越主角。
私人博客上,乐评人连夜撰稿,惊呼许昊扭转了流行音乐审美方向,其作品证明情感共鸣远比炫技重要,与谭维维的互动更展现了超越竞争的格局。
QQ群、MSN对话窗口疯狂闪烁,模糊的手机视频片段与激动的心情被无数次分享、讨论。
传统媒体连夜动员。
报纸头版撤稿换上新标题:《许昊引爆成都,数万歌迷彻夜不归》《超女舞台变天,个人演唱会创纪录》《一曲定情,许昊成成都新名片》。
记者们四处出击,试图挖掘更多幕后。
电视屏幕同步发酵。
深夜娱乐新闻插播现场盛况,次日早间新闻无一例外地将此作为文化头条。
许昊接受欢呼与场外人海的画面,传入千家万户。
数据冰冷而残酷地彰显着统治力:直播收视率峰值创下年度纪录,市场份额高达恐怖的29.8%,意味着全国三分之一开着的电视机都在播放他的演唱会。
网络平台访问量激增,服务器一度告急。
这场风暴同样猛烈撞击着娱乐圈的固有壁垒。
各大唱片公司老板深夜紧急会议,评估“昊天传媒”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许昊模式——原创内容、独立厂牌、事件营销——颠覆了传统造星流水线,令他们既感威胁,又不得不反思。
音乐制作人们则在讨论创作的另一种可能:《有没有人告诉你》的简单真挚,《成都》的地域情怀与流行旋律的成功嫁接,证明了真诚朴素的情感本身极具磅礴力量。
演出商和品牌方的电话线路陷入忙碌。前者挥舞支票寻求巡演合约,后者重新评估许昊的商业价值:其粉丝画像优质,自身形象才华横溢、格调正面,是理想的代言人。
《超级女声》节目组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总导演虽享殊荣,内心明镜似的清楚,一切核心源于许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何与这艘急速崛起的战舰深度绑定,成为亟待思考的课题。
北京,昊天传媒办公室内,灯火通明。
赵丽蓉虽未亲临成都,但通过实时数据和网络舆情,对现场态势了如指掌。
她冷静地遥控指挥,过滤着第一批涌来的合作咨询,保护着许昊不被即时狂欢淹没。
她深知,此刻的冷静比庆祝更重要,如何将这场完美的“事件”转化为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才是关键。
成都酒店套房里,许昊站在晨曦微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