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午夜的账本
凌晨两点的总务处,荧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魏东捏着计算器的手指关节发白,屏幕上跳动的 “.75” 像根烧红的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这是本学期第三次空调费超支,每一分都经他签字审批,可家长群里已经开始传 “魏主任把钱揣进了自己腰包”。
办公桌的抽屉里,锁着本泛黄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 “当总务,如走钢丝”。这是十年前老主任交给他的,现在每一页都记满了流水账:“3 月 15 日 更换初三(2)班灯管 2 根,单价 18 元”“5 月 20 日 食堂大米验收,每斤 1.35 元”。最底下压着张医院的缴费单,他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还差三万。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安全副校长周志强的身影在窗纸上晃了晃。这位总穿着深色夹克的男人,眼下的青黑比熊猫还重,手里攥着个保温杯,里面的浓茶泡得发黑。“又在算账?”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操场西侧的护栏松了,明天得赶紧修。”
魏东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两点十五分。周志强的办公室灯还亮着,门虚掩着,能看见他正在写检讨 —— 这是本月第三份,起因是上周有个学生在操场跑步时摔破了膝盖,家长在群里艾特了他十七次,最后教育局都来了电话。
“孙主任呢?” 魏东突然问。德育主任孙浩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此刻漆黑一片。这位总泡在茶缸里的男人,每天上午十点才慢悠悠地到岗,下午三点就不见人影,却年年评优,据说和校长是牌友。
周志强的保温杯重重磕在桌沿:“刚才还看见他在朋友圈发钓鱼的照片。” 他压低声音,“家长捐的那批体育器材,他说‘暂存仓库’,我去看了,根本没见着。”
魏东的手指在计算器上顿住。那批器材价值五万,是家长委员会专门为贫困生捐的。他翻开笔记本,某页记着 “9 月 10 日 孙浩签领体育器材一批”,字迹龙飞凤舞,像条游不动的蛇。
窗外的月光落在操场的跑道上,泛着冷白的光。魏东想起老主任的话:“学校的账,三分在纸上,七分在人心。” 他摸出女儿的照片,小姑娘笑得露出豁牙,胸口的手术疤痕像条粉红色的蚯蚓。
第二节:家长群的风暴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教学楼的墙,家长群就炸了锅。一张食堂鸡蛋的照片被放大了十倍,配文写着 “上个月三块五一斤,这个月四块,魏主任解释下?” 下面跟着五十多条附和,有人甚至贴出了魏东开的国产车照片,说 “穷鬼突然换了新车,钱哪来的?”
魏东的手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两个字:“查账。” 他知道解释没用,总务处的权力就像把双刃剑,签字能决定哪个班先换投影仪,也能让任何一笔正常开销都显得可疑。
第一节课刚下课,周志强就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那位穿着西装的男人把手机往桌上一拍:“七年级(3)班的家长投诉,说孩子在楼梯间被扶手毛刺划破了手,你这个安全副校长是干什么吃的?”
周志强的保温杯差点脱手。他昨天刚让后勤科去修,魏东说 “资金紧张,先凑合用”。现在家长的投诉里夹着张照片,扶手的毛刺像排小刀子,下面跟着句更扎心的:“周副校长是不是收了维修队的好处?故意不修好?”
走廊里,孙浩正慢悠悠地泡着茶,茶缸里的龙井舒展得像朵花。“又挨批了?” 他笑着递过杯茶,“别总那么较真,安全事故嘛,难免的。” 周志强看着他手腕上的新表,表盘闪得晃眼 —— 那是块浪琴,至少值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