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老意念提出的问题,如同洪钟大吕,在陈星、凌玥和零近乎消散的意识中震荡回响。它没有形态,没有敌意,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探究。
【……当宇宙归零……万物寂灭……连同‘时间’、‘空间’、‘因果’皆不复存在时……】
【……是什么……定义了……‘下一次’的开启?】
【……那份最初的……‘动力’……源于何处?】
在这片连“存在”都被悬置的“无”之中,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唯一的坐标,是锚定他们即将涣散意识的灯塔。
陈星感受到“核心”在剧烈震颤,并非恐惧,而是一种遇到本源疑问时的共鸣。秩序火种的光芒在意识深处顽强闪烁,守护着最后的“自我”。
凌玥的时间之力在这里毫无用处,但她的意志却前所未有的集中。时间有尽头,那尽头之后是什么?她从未思考过如此终极的问题。
零的逻辑核心在超负荷运转,试图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去推演,但所有的公式在“无”的背景下都失去了意义。它第一次遇到了“计算”的绝对边界。
答案是什么?
大爆炸的奇点源于一个更高维度的坍塌?源于量子涨落?但这些理论都预设了某种“前因”和“环境”。在绝对的“无”,连“前因”和“环境”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动力何在?
陈星的意识在“无”中沉浮,他回望着自己漫长的旅程:从绿洲的挣扎,到汇聚星火,到对抗“织网者”的秩序,再到以“存在”击溃“净除者”的死寂……每一次,都是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不可能中开辟可能。
他想起了“生态方舟”生命力量的顽强,想起了“虚空之民”维度穿梭的奇妙,想起了“遗忘回响”中那些文明残响的不甘,想起了凌玥逆转时间的执着,想起了零永不放弃的计算……
一个明悟,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他的意识。
他不再试图用任何已知的理论去回答。他调动起全部的意识,凝聚起秩序火种、“核心”以及一路走来所见证的、所有文明与生命蕴含的那份不屈与渴望,向着那片“无”,向着那古老的意念,发出了自己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