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明封闭训练,即使她带孩子上岛,也见不到人。
玻璃门被打开,
利部长和傅平舟一起从外面走进来,神色看不出情绪,
不过李彩莲看着两人疲惫的目光,就知道他们跟小尼日国谈的不顺利。
利部长:“你们看一下这份文件,今晚咱们加个班,
争取明天能跟小尼日国的代表签约,再拖下去又生变故。”
李彩莲翻开文件,一目十行地看完,知道两人疲惫的原因了。
“等价交换”看似公平,实际人才输送,机器设备都扎根后,真按合同执行,吃亏的还是华国的团队。
但表面看,是华国占便宜了。
上面的领导催促签约,也是因为现在的局势与以往不一样,刻不容缓。
“李同志,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们讨论讨论。”利部长突然开口,看向她。
李彩莲:“利部长担心十年后他们反悔,把机器占了,顺便把华国的工程师都赶走,过河拆桥?”
涉及到发电和石油提炼,确实得更谨慎些。
看得见的利润太大,很难不让小尼日国的高层眼馋。
毕竟不是谁都“讲理”的,也不是谁都有远见。
“我们不得不防,毕竟这样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咱们不能白干活,好处都让他们占了,我们是去赚钱的,不是去扶贫。”傅平舟替利部长说了心里的想法。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点点头,低声讨论着。
李彩莲点点头:“咱们总得留一手,让他们知道,
没有华国投资与工程师的参与,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堆废铁,
到时想再找我们合作,条件就不一样了。”
“话是这么说,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傅平常眉心紧拧着,他问过工程师,教会小尼日国的工程师,很难有所保留地教。
“其实不难,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做了,出口的机器当然不能太先进,
怎么也得阉割过,还有技术输出,师父教徒弟,总不可能全教,要拿捏好分寸,让他们膨胀起来最好……”李彩莲简单说了自己的方法,分了几个方面,让外行看不出来。
“行,就按你说的做,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我们留的这一手,永远也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