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坤宁宫还是比较热闹的。
宫殿之内,宫女们穿梭往来,脚步轻盈,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老朱一家子齐聚于此,不过这里说的老朱一家子仅仅是指老朱、马皇后还有朱标这一家子。
朱元璋端坐在主位上,他此时已经换成了朱红色绣着金色龙纹的常服。马皇后坐在他的身旁,面容和蔼慈祥,穿着华丽而不失端庄的服饰,不时地关注着周围的动静,指挥着宫女们上菜。朱标一家也都穿戴整齐,举止得体,静静地坐在一旁。
除此之外,高阳秋一家子和王保保也在。
高阳秋带着常衫儿和观音奴也到了,而且因为今天老朱看的比较重要,所以高阳秋特意去幼儿园给朱雄英请了假把他接了回来。
老朱攒这个局,自然是为了王保保,同时,这也是给高阳秋一个面子。
“来,保保尝尝,你婶子烧的这个烤鹅腿,那叫一个地道!”
大饭桌前,老朱倒是很自然把王保保归到了侄辈一类。他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肥美的鹅腿,递向王保保,仿佛在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
当然这也是和高阳秋还有观音奴有关系,毕竟他俩都是小辈。
作为观音奴的亲哥哥,即便年纪比观音奴大了将近10岁,可老朱称王保保一句大侄子,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王保保看着眼前的烤鹅腿,心中有些感动,也有些不自在。
他是草原民族,再加上军伍出身,因此即便是当了汾阳王,可依旧习惯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风格,对于这种宫廷中的精致饮食和繁琐礼仪还有些不太适应。
“叔,您吃您的,我来招呼我大舅哥。”
看着王保保在老朱的招呼下显得有些不自在,高阳秋主动接过了话茬,顺便还给王保保碗里夹了一块儿鹅腿。
王保保感激地看了高阳秋一眼,然后接过鹅腿,咬了一口,鲜美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他不禁点了点头,赞道:“嗯,皇后的手艺确实好,这鹅腿甚是美味。”
相对于刚刚放松下来的王保保,现在桌子上最自在的,就是朱雄英等几个小家伙了。
尤其是宜伦,看着好久不见的自家大哥,小丫头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她穿着一身粉色的小裙子,像一朵盛开的花朵,蹦蹦跳跳地跑到朱雄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