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紫禁城,红墙映着初升的朝阳,琉璃瓦上还残留着昨夜未消的霜花。
朱元璋身着玄色十二章纹龙袍,却未佩玉带,只在腰间束了条明黄丝绦。
这已是他能容忍的最大“从简”。
在他的身后,跟着二十余位皇家子嗣,太子朱标率领弟弟们垂首而立,朱樉走在次子的位置,藏在袖中的手却悄悄攥紧了侧妃邓氏昨夜塞给他的那枚暖玉。
太庙的祭祀乐声比往日短了三刻钟,礼部尚书詹同捧着简化后的祝文,声音都带着几分不自在。
当朱元璋以“礼贵诚而非繁”为由,将三献之礼改为一献时,礼部与太常寺的人岁觉得有些不妥,可终归他们也省了麻烦不是?
礼毕,朱元璋望着太祖神位,忽然抬手挥了挥:“都散了吧,咱给你们放假五天依旧有效,今日尔等都各回府陪家人去。”
此言一出,不仅文武百官愣住,连朱标都微微抬头。
往日此刻,官员们在祭祖完毕后,文武百官都会随着老朱去奉天殿排班朝贺。
今年虽然之前朱元璋说过给官员放假五天吧,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放假归放假,祭祖的大日子肯定不会有什么变动。
可哪成想,如今皇帝一句“放假”就要遣散他们,这让他们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直到礼部尚书带头走出太庙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议论:
“若不是高阳秋先生,咱们哪得这等福气?”
对此,礼部尚书陶凯深以为然。
想起去年此时,他们礼部为了筹备元日祭祖和朝会,他们整个上下官员可是在衙署连熬了五个通宵才筹备好。
再看看此时,办了差事就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对于他们礼部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美事儿!
大年初二的坤宁宫,地龙烧得正旺。
高阳秋刚踏入暖阁,就看见马皇后正亲手给朱元璋剥砂糖橘。
这橘子是砂糖橘,因为过年,高阳秋特意从现代成箱成箱拉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