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深蓝之眼与产业基石

沪市之行的邀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凡心中漾开圈圈涟漪。

那代表着更广阔的天地,更前沿的视野,以及未知的挑战与机遇。

但他深知,远方再美好,根基不稳则一切皆是空中楼阁。

在东源村,在这片他赖以起家的海域,他必须将基础打得更加牢不可破。

气运值突破后解锁的【区域性海洋生态资源扫描仪】,此刻成了他巩固根基的最佳利器。

在一个海风轻柔、气运等级显示为【白银】的上午,林凡独自驾驶着改造后更加静音灵活的小艇,来到了“林氏一号”渔场的中心区域。

他选择这个气运日,是希望扫描过程能更顺利,结果更清晰,而非追求那种“黄金”气运下可能出现的、难以掌控的“意外之喜”。

阳光透过清澈的海水,隐约能看到下方摇曳的金藻林和穿梭的鱼影。

这片海域在他的经营下,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他知道,肉眼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

他凝神静气,意识沉入系统界面,锁定了那件散发着柔和蓝光的【区域性海洋生态资源扫描仪】。

确认使用!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炫目的光效。

只有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次声波般的震动以他的小艇为中心,呈球形向四周的海水深处急速扩散开来。

这股波动无形无质,甚至无法被常规仪器捕捉,但它却像一只无形的、洞察秋毫的“深蓝之眼”,穿透海水,掠过海底的沙地、礁石、海沟,细致地感知、分析、记录着范围内的一切生态信息。

林凡能感觉到,视野中虚拟屏幕的边缘,有无数细密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飞速刷过,最终汇聚、编译、成型。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刻钟。

当那微不可察的震动彻底平息,一份详尽的扫描报告已然呈现在他的意识之中。

报告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一、已开发区域(“林氏一号”渔场核心区)评估:

金藻-珠贝生态区: 能量活性稳定偏高,共生效应良好。

紫珍珠贝生长速率超出自然环境下28%,金藻素分泌稳定。

发现三处局部“能量节点”,疑似与海底微小泉眼或特殊矿物沉积有关,建议加强保护,可尝试小规模投放【初级生物生长促进剂】观察效果。

黑金藻林区: 藻类生物量密度惊人,富含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