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符号解析与风起青萍

海底祭坛带回的符号、青铜残片与黑色玉石,如同拼图般散落在林凡的“研发角”中。

接连数日,他除了处理必要的日常事务和维系与沈老板的供货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这些古老遗物的研究中。

小玲利用她的细心,将祭坛上清晰拍摄到的所有楔形符号和复合纹路进行了精细的临摹和分类。

阿明则带着队员,对那片海域进行了更外围的、不引人注目的水文数据补充收集,希望能找到更多环境上的佐证。

林凡则一次次启动【初级信息过滤与关联提示】功能,将清晰的符号照片、黑色玉石的微观结构图像、青铜残片的成分数据,以及之前所有的关联线索(“南珠遗族”、“祭海”、“潮汐”、“星象”等)进行交叉比对和深度分析。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系统提供的并非直接的译文,而更多是意象的关联和概率性的指向。

林凡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逻辑进行推断。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反复高亮关联的几个核心符号与系统提供的“潮汐”、“祈愿”、“守护”等关键词进行组合推演,林凡和小玲逐渐解读出祭坛中心部分铭文可能蕴含的意义:

那并非一段完整的记述,而更像是一组用于仪式的祷文或咒语,核心围绕着 “引潮”、“丰饶”与“避厄”。

“凡哥,你看这个符号组合,”小玲指着临摹纸上几个反复出现的元素,“当它与‘潮汐’和一种类似‘汇聚’的箭头符号一起出现时,系统关联的总是‘丰饶’、‘渔获’。而当它与那个像是‘风暴’的符号结合时,关联的则是‘平息’、‘守护’。”

林凡目光灼灼:“也就是说,这个祭坛,这个仪式,其主要目的之一,是祈求大海带来丰盛的渔获,并庇佑出海者避开风浪厄运。这与我们之前‘祭海’的猜想完全吻合。”

同时,对那块黑色玉石的分析也有了结果。

系统提示其名为 “潮汐石” ,是一种仅产于特定深海环境的特殊矿物,对海洋能量(尤其是潮汐力)有着微妙的感应和储存能力,是“南珠遗族”举行重要仪式时使用的核心媒介或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