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新资源的分析与品牌升级

那几个珍贵的黑金珍珠贝被单独安置在条件最好的水槽中。

“小林,你看,”李叔指着水槽里那几个墨色贝壳上冰裂金纹闪烁的贝类,语气带着老渔民的笃定,“这贝,壳厚,闭合力强,活力很好,是极品货色!比紫珍珠贝更罕见。要是能培育成功,产出的珍珠,不敢想象啊!”

“李叔,繁育方面有困难吗?”林凡问。

“环境模拟是关键。”李叔说道,“它们来自更深、更冷、水压更大的环境,我们需要慢慢调整,不能急。我已经在逐步降低水温,模拟更暗的光照了。幸好我们之前有繁育紫珍珠贝的经验,不然还真抓瞎。”

“循序渐进,安全第一。”林凡叮嘱,“这些是种子,比什么都珍贵。”

“放心,我晓得轻重。”李叔郑重地点头。

处理完新资源的研究安排,林凡将注意力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品牌升级。

沪上“曼华珠玉”的合作意向,以及蓝海公司深加工项目的推进,都要求“东源金纹”品牌必须更有分量。

他召集了小玲和阿明,在会议室里开了一个小会。

“我们之前主打‘金纹珍珠’,凭借的是独特的外观和生态故事。”

林凡开门见山,“现在,我们发现了可能更珍贵的黑金珍珠贝,还有这种特性未知的黑金藻。我们的品牌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林哥,你的意思是?”阿明挠了挠头,对于市场策划,他还在学习中。

小玲思考了一下,接话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将品牌理念从‘牧海寻珍’,升级为……嗯……‘探索深蓝,敬献珍品’?强调我们不仅仅是在近海养殖,更是向着未知的深海进发,获取独一无二的海洋馈赠。”

“这个方向不错。”

林凡赞许地点点头,“更深海,更稀有,更独特,这应该成为我们品牌新的标签。具体到产品线,可以初步规划为:‘金纹系列’(紫珍珠贝产出,主打设计感和生态故事),‘黑金系列’(未来黑金珍珠贝产出,定位更高端奢华),以及‘深海藻萃系列’(基于黑金藻或未来其他深海藻类发现的深加工产品,主打健康和科技)。”

“哇!这样一听,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阿明兴奋道。

“但这需要时间,尤其是黑金系列和藻萃系列,产品还在研究和培育阶段。”小玲比较冷静,“当前,我们还是要把‘金纹系列’做深做透,同时为未来的新品做好铺垫和预热。”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