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进行到第五天,清晨的阳光透过仓库的窗户,洒在排列整齐的养殖箱上。
林凡像往常一样,首先来到隔离实验区进行检查。
当他目光扫过实验组那几个投喂了特殊饵料的紫珍珠贝时,动作不由得顿住了。
他凑近玻璃箱,仔细凝视其中一只个头中等的贝类。
在它微微张开的贝壳缝隙间,新分泌出的珍珠质层,在自然光下似乎带着一种极其微弱的、不同于普通珍珠光泽的暖黄色调,而且那质地看着就比对照组的要更细腻、更润泽一些。
不是错觉!
林凡立刻叫来了小玲和阿明。
“你们看这里,”林凡指着那只贝类,“光泽和质地,是不是有点不一样?”
小玲拿出高倍放大镜和之前记录的对比照片,仔细比对后,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林总,确实不一样!普通组的珍珠层光泽偏冷白,质地标准。但这只实验组的,光泽更暖,质地看起来更…更糯一些!这才五天,效果就这么明显了吗?”
阿明虽然不太懂这些细节,但看林凡和小玲的反应,也知道是好事,咧着嘴笑:“凡哥,是不是咱们那新饲料起作用了?”
“很有可能。”
林凡压下心中的激动,保持冷静,“继续观察,记录数据。注意监控贝类的生命体征,确保没有不良反应。”
效果的初步显现是巨大的鼓舞,但系统的风险提示他牢记于心,绝不能拔苗助长。
【当前气运值:8.2/100】
气运值在稳步增长,得益于研究的推进和团队的稳定运作。
就在林凡沉浸在实验进展的喜悦中时,赵老板风风火火地找上了门,脸上带着急切和兴奋。
“小林!我的林总诶!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赵老板一进仓库,就大声嚷嚷起来,引得正在忙碌的阿明和小玲都看了过来。
“赵叔,什么事这么高兴?”林凡笑着迎上去,心里已猜到了几分。
“好事!大好事!”
赵老板搓着手,“上次你给我的那批货,里面不是有几只品质特别好的青蟹和石斑鱼吗?我按你说的,优先供应给了市里那几家一直合作的高端酒楼。你猜怎么着?‘海天阁’的大师傅亲自打来电话,说那青蟹的肉质和鲜甜度是他近几年见过最好的!还有‘望海楼’的老板,对那条石斑鱼赞不绝口,点名以后有这种品质的货,有多少要多少,价格好商量!”
这都在林凡意料之中,经过“林氏一号”渔场良好生态环境的滋养,加上他有意控制捕捞节奏,渔获的品质自然优于普通海捕。
“客户满意就好。”林凡语气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