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培育金藻

林凡满意地点头。

小玲的成长速度超乎他的预期,已经能在他发号施令前,就将他可能需要的准备工作做到位。

“好,样本移交给你和阿明。注意记录初始数据,尤其是金藻素活性浓度的变化。”

回到仓库基地,林凡立刻钻进了他的“研发角”。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部分金藻样本放入系统辅助搭建的封闭式培育系统中,另一部分则连同那些富含特殊矿物质的泥沙,一起交给了【生态模拟器】进行深度分析。

数小时后,系统给出了初步反馈:

【古老金藻素龙须菜(暂命名)培育可行性报告:】

1. 环境适应性:该变种对光照、水温、盐度变化耐受性高于普通龙须菜,可在可控环境下进行培育。

2. 生长促进:其分泌的“金藻素”活性稳定,对混合养殖体系内贝类(紫珍珠贝)、鱼类(黑鲷等)生长均有显着促进效果,预计提升幅度15%-25%。

3. 矿物质协同:与特定海底矿物质结合后,对珍珠质分泌及特殊纹路(如金纹)形成有催化作用,具体机理解析需更高级别权限或样本数据。

4. 培育建议:建议分阶段进行实验室及小规模海域移植实验,注意与现有养殖体系隔离,避免未知基因污染。

报告证实了林凡的猜想,这让他心中大定。但同时,“更高级别权限”的字样也提醒他,系统的进化与他自身的成长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的生活节奏忙碌而充实。

白天,他大部分时间泡在“研发角”和隔离培育池边,观察记录金藻的生长情况,偶尔去“林氏一号”渔场查看常规养殖区的状况。

晚上,则埋头学习系统推荐的水产养殖高级教程和海洋生态学知识。

他的谨慎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隔离培育池设置了双重物理隔离和独立水循环系统;所有接触金藻样本的人员仅限于他、阿明和小玲,并且进出严格消毒;对外,则宣称是在试验一种新的优质藻类饵料,用以提升普通贝类的品质。

这天下午,林凡正在指导阿明如何根据系统(当然,林凡换成了“根据新学来的技术”)提供的数据调整培育池的微量元素配比,小玲拿着笔记本电脑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林总,【市场舆情监测】捕捉到一些新动向。”

她将屏幕转向林凡,“‘万洋渔业’不仅完成了深海勘探设备的招标,他们旗下的‘海洋前沿科技实验室’最近突然加大了对特殊海洋藻类,尤其是具有生物活性物质藻类的研究投入,发布了多个相关领域的人才招聘启事。”

林凡目光一凝。是巧合,还是“万洋”也从某种渠道得知了消息?

“另外,”小玲切换页面,“我梳理了近期的行业资讯,发现国内几家高端保健品和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对海洋来源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需求大增,价格持续走高。如果我们的金藻素能够稳定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