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小玲摊开一张早就准备好的规划图:“我打算做两件事。第一,设立一个‘风险基金’。以后每笔收入的百分之五,会单独划出来,用于应对类似天气造成的损失、设备意外维修,或者将来市场波动时的缓冲。”
此举旨在提升抗风险能力,也让团队成员更有安全感。
“第二,”林凡指向规划图上一块标注为“研发角”的区域,“就在加工场旁边,划出一个小区域。小玲,你负责跟进采购的那些基础设备。我们接下来,要尝试自己研究海藻的深加工。比如,怎么把龙须菜做成更容易保存和运输的干粉,或者尝试提取里面的胶质。”
这是他构筑“防火墙”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将系统的知识,通过看似“土法上马”的自主研发逐步实现。
阿明对于深加工的技术不太懂,但他无条件支持:“凡哥,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大牛拍着胸脯:“场地和力气活包在我身上!”
小玲则目光闪动,充满了挑战的兴奋。
夜晚,林凡独自走在海堤上。
月光下,修复后的海藻养殖区井然有序,“海丰号”静静地停泊在港湾,新建的加工场轮廓在夜色中显得坚实。
村里的闲言碎语,团队的小小风波,外部的合作诱惑,如同海面的涌浪,不断拍打着他事业的航船。
但他知道,只要龙骨足够坚固,船员足够齐心,就能破浪前行。
他的气运值在稳步增长,不仅来源于收获,更来源于团队的稳固、规划的推进和潜在风险的规避。他打开系统,【生态模拟器】正在根据现实数据,优化着贝藻混养试验田的最终方案。
他在心中默默规划:
内部:稳步推进研发角建设,启动风险基金,同时让阿明逐步介入更全面的生产管理。
外部:对蓝海公司保持合作姿态但控制节奏,利用研发角的成果作为谈判筹码;对于村里的闲话,他已有打算——下一步,该以更实质的方式回馈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和乡邻了。
潮水在脚下轻轻涌动,带来远方的气息,也带走了白日的喧嚣。林凡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坚定而深远。
表面的潮涌终会平息,而真正的力量,源于水下沉默却坚实的基石。他的海洋帝国,正在这日复一日的耕耘与构筑中,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