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不动声色:“什么价位?”
“六十八万,包括全套捕捞设备和导航系统。”船贩子压低声音,“实话告诉您,这价比市场价低至少十万,要不是主人急着用钱,绝对不会这个价出手。”
林凡心里一动,这个价格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说:“我先看看设备清单。”
仔细检查了船只和设备后,林凡更加心动了。这条船几乎满足他所有的需求:足够的仓储空间、稳定的船体设计、较新的导航和探鱼设备,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水循环系统,可以暂养活海鲜。
但他没有立即做决定。谨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我考虑考虑。”林凡留下联系方式,离开了交易市场。
回程的路上,林凡思绪万千。买船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和更大的责任,但也意味着可以向深水区发展,实现父亲未竟的梦想。
快到村口时,林凡看到路边有人挥手拦车。摇下车窗,发现是村里的李大爷。
“凡子,能不能帮个忙?我的三轮车陷在泥沟里了。”李大爷焦急地说。
林凡二话不说停下车,跟着李大爷来到路边。果然,一辆装海蛎子的三轮车后轮陷在泥里,越是加油门越是陷得深。
“我来推,您来控制方向。”林凡脱下外套,挽起袖子,站到车后。
冰冷的泥水没过脚踝,林凡咬牙用力推车。一次,两次...三轮车终于从泥坑里出来了。
“太谢谢你了,凡子。”李大爷感激地说,“这些海蛎子你拿回去尝尝,刚捞的,新鲜着呢!”
林凡本想推辞,但看老人真诚的样子,还是收下了一小袋。
回到家里,林凡意外发现气运值竟然涨了0.3。“帮助他人”始终是系统认可的正向行为,即使是这样的小事。
晚上,林凡在研究渔船资料时,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林凡先生吗?我是‘海丰号’的主人。”电话那头是一个疲惫的男声,“听说你今天去看过我的船。”
林凡有些惊讶:“是的,船看起来不错。您怎么有我的联系方式?”
“我从老陈那里要来的。实不相瞒,我急需用钱,如果您诚心想要,六十万就可以出手。”男人的声音里带着急切,“这已经低于成本价了,但我等不了那么久。”
林凡心中警铃大作。太好的交易往往藏着陷阱,这是他从商以来的经验。
小主,
“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急吗?”林凡谨慎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我儿子在国外出了事,需要一笔钱应急。这条船是我毕生心血,要不是实在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