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铃响了。希希欢呼一声:“肯定是虎子叔叔他们来了!”跑去开门。
果然,门外站着王小虎一家和孙宇一家。王小虎手里拎着一袋还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蔬菜,嗓门亮堂:“遇哥!莉莉姐!俺们来蹭饭了!刚从基地后面的小菜园摘的,水灵着呢!”
苏婷笑着跟林莉打招呼,牛牛则直接冲向希希,两个小男孩立刻凑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新买的奥特曼卡片。
孙宇和苏雨晴牵着晓晓走了进来。晓晓依旧安静,礼貌地跟陈遇和林莉问好后,就自己走到角落的绘本架前看书。苏雨晴看着客厅里热闹的场景,对林莉笑道:“还是你们家热闹,我们家晓晓太安静了。”
林莉拉着她的手:“安静有安静的好,我们家这两个,都快成小魔王了。”
大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玩闹声,让整个“遇龙苑”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和家的温暖。
吃饭的时候,长长的餐桌坐得满满当当。毛凤英和赵梅端上热气腾腾的鸡汤和拿手好菜,引得众人食指大动。
王小虎一边给苏婷和牛牛夹菜,一边瓮声瓮气地对陈遇说:“遇哥,车间新到的那批自动检测设备,俺跟陈工已经调试得差不多了!那玩意儿是真厉害,精度高,速度快,以后咱产品质量把控更稳了!”
陈遇笑着点头:“你和爸辛苦了。有你们在,生产这块我放心。”
孙宇则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扒拉着碗里的饭,没什么胃口。苏雨晴悄悄碰了碰他,低声道:“在家就放松点,别老想着工作。”
小主,
孙宇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陈遇看在眼里,主动开口问道:“老孙,是不是还在想新材料试产的事?”
孙宇叹了口气,放下筷子:“嗯,总觉得卡在这个坎上,心里不踏实。感觉离成功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可就是捅不破。”
王小虎闻言,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老孙!你别老钻牛角尖!俺是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高深学问,但俺知道,干啥事都得一步步来!你看俺们车间搞新设备,不也是一遍遍调试,一遍遍失败,最后才摸到门道?急不得!”
赵强今天难得没带他的“实验品”饵料,也跟着附和:“虎子说得对!搞研发就跟俺搞饵料一样,哪有次次都成的?失败是成功他娘嘛!俺上次搞那个‘深海幽灵’,差点把实验室都熏入味了,不也慢慢调整过来了?你们那新材料,肯定也行!”
他这粗犷的比喻把大家都逗笑了,连心事重重的孙宇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陈遇给孙宇盛了碗鸡汤,语气平和而坚定:“老孙,虎子和强子话糙理不糙。科研攻关,尤其是这种开创性的工作,遇到瓶颈太正常了。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心和方向。今天我跟你们提的那个思路,我觉得可以认真考虑。先解决‘有’,再追求‘好’。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跳得更远。”
林莉也柔声劝道:“是啊孙宇,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吴教授那么大年纪,不也还在跟你们一起熬夜奋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感受到伙伴和家人的关心与支持,孙宇心中的郁结消散了不少,他端起鸡汤喝了一口,重重地点了点头:“嗯,我明白。明天我们就调整方向,按遇哥说的思路试试看。”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大家聊着家常,聊着孩子,毛蛋从青海打来电话报喜的细节也被王小虎添油加醋地描绘了一番,引得众人阵阵欢笑。
希希和牛牛吃饱了,开始在客厅里进行“奥特曼打小怪兽”的实战演习,呼呼哈嘿的声音不绝于耳。安安坐在宝宝椅上,看着哥哥们跑来跑去,兴奋地挥舞着小勺子,咿咿呀呀地助威。
看着这喧闹、鲜活、充满了生命力的景象,陈遇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和力量。外界的风雨,商场的暗战,技术的瓶颈,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他有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温暖坚定的家庭。青海的破局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底气,家庭的港湾则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温暖和力量。
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对众人说道:“来,为我们青海的突破,为我们‘旭遇’所有人的努力,也为我们这永远吵吵闹闹却比什么都温暖的家,干一杯!”
“干杯!”
清脆的碰杯声和欢笑声,再次汇成了最美的乐章。窗外夜色渐深,但“遇龙苑”的灯火,明亮而温暖,如同暗夜中最坚定的星辰,照亮着前行的路,也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未来的挑战依然艰巨,IGFA的标准壁垒、对手的舆论攻击和资本渗透、新材料量产的最后难关……但陈遇知道,只要这个家在,只要这些人在,他就有无限的勇气和智慧,去迎接一切,去创造属于“旭遇”的更辉煌的明天。政企共赢的蓝图已经铺开,家的磐石依旧稳固,前路虽漫,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