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双线激战与核心技术突破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3451 字 13天前

车间里,灯火通明,敲打声、调试设备的嗡鸣声、中日技术人员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紧张而忙碌的气氛。陈遇穿梭其间,时而与日本工程师用夹杂着英语和手势沟通,时而与孙宇、李文博讨论技术细节,时而又安抚着急上火的王小虎。他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攻关的日子,只是肩上的责任更重,面临的挑战更大。

就在陈遇全身心扑在生产线调试上时,林莉那边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经过她与王教授及其团队、工业大学科研处、法务处长达两天的紧张沟通和材料核对,校方最终出具了一份措辞严谨、盖章清晰的《关于“高性能复合材料联合研发项目”知识产权情况的说明》。文件明确确认,“虎煌”材料的核心专利(包括界面改性剂复配体系及低压工艺)归“旭遇”公司独家所有,工业大学享有署名权和基于非商业目的的继续研究权,双方合作关系清晰,不存在任何权属纠纷。

林莉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连夜返回,抵达基地时已是凌晨。她顾不上休息,立刻将文件扫描,原件妥善保管,电子版则分别发送给了毛蛋父亲用于政策申诉,以及孙宇用于技术白皮书的附录。

“太好了!莉莉,你立了大功!”陈遇看着电脑屏幕上清晰的扫描件,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份文件,如同及时雨,为应对“渔火”的举报提供了最有力的武器。

毛蛋拿到文件后,立刻通过父亲的关系,直接递送到了省工信厅相关领导和项目评审组专家手中。同时,林莉也以公司名义,向评审组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澄清说明,并附上了工业大学的证明文件。

这一举动,效果立竿见影。匿名信的阴险指控,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不攻自破。评审组的态度明显转变,之前停滞的评审流程重新启动,并且速度加快了不少。

然而,政策层面的危机刚刚出现转机,技术舆论战场却陡然升级。

张伟监测到,那家境外巨头雇佣的网络水军和关联媒体,开始大规模转发那些篡改过的“技术报告”,甚至有一些国内不明真相的小媒体进行了转载。伪造的“用户负面评价”也如同病毒般在几个主要的钓鱼论坛扩散,虽然很快被周凯组织的“口碑保卫队”和真实用户刷了下去,但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部分原本意向明确的经销商开始犹豫,打来电话询问情况;甚至有个别已经支付定金的客户,提出了退款要求。

“遇哥,情况不太妙,对方投入的资源很大,这样被动防御不是办法!”周凯看着后台不断涌现的负面信息,焦急地说。

孙宇和李文博连夜赶工的技术白皮书虽然已经完成初稿,但严谨的学术风格需要时间打磨和校对,远水难解近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遇盯着屏幕上那些恶意扭曲的文字和图表,胸中怒火翻腾,但越是如此,他越是强迫自己冷静。前世冲动的教训,刻骨铭心。

“不能只防守,要打出我们的组合拳。”陈遇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凯子,立刻联系那几家和我们关系最好、公信力最强的国家级行业媒体和本省主流媒体。不是去求他们删稿,而是邀请他们来做一次‘突击采访’!”

“突击采访?”周凯一愣。

“对!”陈遇解释道,“就现在!请他们直接来我们车间,看我们最真实的生产状态,看我们正在调试的新生产线,随机抽取成品进行现场检测!同时,把孙宇、文博的白皮书核心数据,尤其是那些能直接戳穿谎言的关键对比数据,先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发给他们!我们要用绝对的透明和自信,抢回话语权!”

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决定。在负面舆论发酵的高峰期,主动将媒体请到现场,无异于将自身置于放大镜下。一旦有任何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但陈遇对自家的技术和质量有足够的信心,更对团队的应变能力有信心。

周凯略一思索,明白了陈遇的意图,立刻兴奋起来:“我懂了!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事实打脸,比任何辩解都有力!我马上联系!”

几个电话出去,果然有两家关系过硬的国家级行业媒体和本省的日报财经版记者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答应立刻派人过来。

消息传来,基地内部瞬间进入临战状态。陈平师傅亲自带领工人对车间进行最后的整理,确保一切井然有序;孙宇和李文博抓紧时间将白皮书核心数据整理成易于理解的新闻稿;王小虎忍着右手的疼痛,反复检查新生产线关键部件的状态;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也坐镇体验区,准备随时接受采访,用他们的权威为“遇龙”背书。

陈遇则和林莉、毛蛋一起,准备接待媒体,统一口径。

下午两点,两家媒体的记者准时抵达。他们没有寒暄,直接要求进入车间。陈遇亲自做向导,坦然开放所有区域。

记者们端着相机,拿着录音笔,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他们看到了工人们专注的神情,看到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看到了那台正在紧张调试、代表更高工艺水平的新生产线。孙宇和李文博在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虎煌”材料的技术原理,并当场展示了与竞争对手产品的性能对比测试,数据差距一目了然。

更让记者们惊讶的是,陈遇主动提出,让他们随机从成品库房抽取几支“遇龙”钓竿,现场进行破坏性测试——测量实际碳布厚度、测试竿节连接强度、甚至模拟极端弯曲。

“陈总,您确定要这样做?万一……”一位资深记者忍不住提醒。

陈遇淡然一笑:“我们对产品有绝对信心。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请便。”

结果毫无悬念。抽检的钓竿各项指标均符合甚至优于宣称标准,尤其是在韧性和恢复性方面,表现突出,让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也啧啧称奇。

程老爷子适时出场,手持“遇龙”钓竿,现场演示抛投、刺鱼、控鱼,动作行云流水,边演示边讲解钓竿的设计巧妙的平衡点和出色的力传导,其深厚的功力和对钓竿的理解,令在场所有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