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料峭的二月初二,浙西山区迎来了传统中的“龙抬头”。章村临时营地里,炊烟袅袅,官兵们正用有限的食物准备着简单的节日餐食。当陈宇带着特务排风尘仆仆地返回营地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大队长平安归来,意味着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
然而陈宇顾不上休息,一回到大队部,便立即秘密召集了李文斌、赵铁柱、王大山等从四川就一直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祠堂后一间狭小的密室里,油灯摇曳的光芒将几个人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这次去临安,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复杂。”陈宇压低声音,将连日来与高桥大佐谈判的详细经过娓娓道来。当他提到日军提议配合“收复”临安县城的计划时,在座几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李文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占领临安?这确实是条出路!有了县城作为根据地,咱们就不用在这穷山沟里看人脸色了。”
赵铁柱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大队长,和日本人合作这事,万一走漏了风声,咱们可就是千古罪人了啊!”
“正因为事关重大,所以这件事只能限于我们几人知道。”陈宇环视在场的每一位老兄弟,目光如炬,“对内,我们要统一口径:和日本人谈崩了,要向吴兴转移,但在临安期间发现了县城防御薄弱,决定在向吴兴转移途中尝试攻打。”
王大山捻着胡须沉吟道:“这个说法倒是在情理之中。只是郑云鹏那边...”
一提到郑云鹏,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位副大队长确实有能力,把四大队内部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毕竟是总部派来的人,是来监视他们行动的,关键时刻立场难料。
“郑云鹏和总部派来的那些人,打鬼子时自然是生死与共的弟兄,但这种与日本人周旋的事,必须瞒着他们,我陈宇也不想背上汉奸的名声。”陈宇斩钉截铁地说,“至于给日本人的情报,我们绝不能出卖真正抗日的队伍。但现在有个现成的目标——第五支队。”
李文斌会意地笑了:“大队长说的是,阮清源那家伙处处排挤我们,现在正好借日本人的手给他点颜色看看。”
“不只是阮清源,”陈宇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整个第五支队现在心思都不在抗日上了,整天盘算着怎么和江抗搞摩擦,怎么吞并友军壮大自己的实力。一旦利益需要,他们随时可能对我们下手。有阮清源在背后撑腰,我们明着斗不过他们。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们背地里先下手为强了。”
众人商议至深夜,烛火换了一茬又一茬,最终确定了行动计划:明面上大张旗鼓地准备向吴兴等地转移,暗地里则与日本人配合夺取临安,同时向日本人出卖情报,让日本人借机削弱第五支队的实力。
第二天清晨,陈宇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祠堂里坐满了人,包括郑云鹏和各中队中队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各位,我前日去临安与日本人谈判,结果很不理想。”陈宇开门见山,声音在祠堂中回荡,“日本人要价太高,不仅要我们完全归顺,要我们在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还要我们配合清剿周边的抗日力量。这种事,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和挖祖坟的,我陈宇宁死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