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总部搬迁

“真是讽刺,”一个年轻的士兵一边打包一边嘟囔,“我们不仅要让出营地,还要给占领我们营地的人站岗。”

旁边的老兵拍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少说两句,执行命令就是了。大队长心里比我们更难受。”

腊月二十八,距离春节只有两天时间,第四大队完成了全部搬迁工作。站在章村破旧的祠堂前——这是他们临时的队部所在地,陈宇望着眼前荒凉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章村虽然也是个镇子,位于交通要道上,但是镇子规模不大,之前的二中队营地没有在镇子上,而是在镇子外的高地上,设施相对简单。现在四中队所有人都来了,部队只能分散驻扎在村民家中和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更让陈宇心痛的是,一些原先从五支队收编过来的官兵,在搬迁前后陆续提出要返回原部队。

“大队长,我们感激您的收留,但是...”一个原五支队的排长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陈宇明白他们的顾虑,强压着心中的失望,平静地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你们想回五支队,我不强留。强扭的瓜不甜,抗日在哪里都是抗日。”

最终,有十多名原五支队官兵选择离开。这对第四大队的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

除夕之夜,章村显得格外湿冷。部队勉强准备了一顿简单的年夜饭,但气氛始终热闹不起来。官兵们围坐在篝火旁,默默地吃着饭菜,与井村时期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

郑云鹏端着一碗酒走到陈宇身边:“大队长,别太往心里去。兄弟们都知道,这不是你的错。”

陈宇望着跳跃的火焰,轻声道:“老郑,你说我们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打鬼子还不够,还要应付自己人的明枪暗箭。”

“这就是现实啊,”郑云鹏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在火光中显得更深了,“抗战不易,内部斗争更是难测。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手中有枪杆子,就不怕任何困难。”

陈宇点点头,举起酒碗,声音突然提高:“说得对!来,为兄弟们的新年干杯!不管在哪里,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干杯!”官兵们的响应声在夜空中回荡,虽然不够响亮,却依然坚定。

这一年的春节,第四大队在抑郁和不确定中度过。但陈宇知道,挫折只会让这支部队更加坚强。深夜,雪还在下,他独自站在祠堂门口,望着白茫茫的山野,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要带领这支队伍走下去,直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而在远处的井村,总部的灯火通明,不时传来施工的嘈杂声。新的权力格局正在形成,而陈宇明白,这仅仅是他们在敌后复杂斗争中面临的又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