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恭敬地回答:武器就是军人的第二生命,不敢怠慢。
视察完毕,将军邀请陈宇共进晚餐。陈宇本想推辞,但将军用命令的语气说:这是军令,坐下吧。陈宇只好遵命。他先安排好随行人员的餐食,这才来到特意准备的小房间。
餐桌上除了这位师长,还有一位上校和一位中校陪同。陈宇立正报告,师长却随和地让他落座:不必拘礼,就当是家常便饭。
桌上的菜肴不算丰盛,但很实在:周围村里买的香肠腊肉、炒回锅肉、凉拌白肉、炒豆芽、老母鸡汤,还有一壶烧酒。虽然简单,但荤素搭配,香气扑鼻。
陈主任安排的伙食不错嘛?师长随口说道。
报告长官,属下的职责就是让过往的弟兄们有个歇脚的地方,吃饱睡足了有精神第二天继续赶路。
师长眼睛一亮:不错,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我叫饶国华,你也别长官长官的叫了,就和他们一样,叫我师长就行了。
陈宇心中一震,这位中年将军竟然是日后在抗战中壮烈殉国的名将——145师师长饶国华!
师长过奖了,您的大名如雷贯耳,在老家的时候就知道师长是我们资阳的大人物了。
陈主任是哪里人?饶国华一听来了兴趣。
报告师长,属下是资阳丹山场人。
饶国华眼睛一亮:巧了,果然咱们是正经老乡啊!我是资阳东乡的!这下可真是他乡遇故知了!
乡音乡情顿时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饶国华的话也多了起来:说起来,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部队大多吃空饷成风,士兵面黄肌瘦。像你这样不仅不吃空饷,还给士兵足额发饷,甚至自掏腰包改善伙食的,我还是头一回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宇诚恳地说:师长,带兵就是要以心换心。弟兄们把命交给你,你就得对他们负责。再说了,当兵的吃不饱饭,怎么打仗?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饶国华。他放下酒杯,正色道:说得好!要是每个带兵的人都有你这样的觉悟,我们川军何愁不能强大!
陈主任,我看你练兵很有一套,是哪个军校毕业的?饶国华问道。
陈宇如实回答:师长,我没有读过军校,只读过私塾。这些练兵的法子都是跟着以前驻扎在这里的谢连长学的,再加上我自己想的一些土办法。
饶国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没进军校就能把兵带成这样,更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