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音未落,空气中的温度似又升高几分。
“我说,我…我…我叫阿平,1970年生的……”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带着难掩的颤抖,缓缓说起过往。
五岁那年,他被人贩子从地头拐走,几经辗转卖到了山东一带。
被那些人卖到一户没儿子的家里,成了那农户的“儿子”。
可随着年岁渐长,与“他”同岁的妹妹已经长高,但是“他”的身体却始终停留在孩童模样。
村里的流言像野草般疯长——“这家人缺德事做尽,生七个丫头,掏光家底买个儿子,竟是个怪物!”
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他”,想必这也是亲爹娘把“他”扔了的原因吧。
农户扛不住村里的流言蜚语,某天夜里把他打晕,偷偷送上了一艘大货船。
他醒来时,只觉浑身酸痛,心里瞬间明白自己的处境。
一路上,他不敢哭也不敢闹,更不敢露面,饿到极致时晕过去两次。
后来摸清了船上的规律,便趁人休息时,偷偷捡些剩饭果腹;
实在没剩饭的时候,就抓着生大米、生蔬菜往嘴里塞。
直到货船抵港,他瞅准空隙,拼了命从船上逃了出去。
可自由并未带来安稳,他只能在城里流浪乞讨。
没过多久,“他”又被人贩子盯上,这熟悉的流程在熟悉不过。
“他”也不再挣扎,反正跟着人贩子,至少每天还有两顿吃的。
就这样,“他”辗转被人贩子卖到了香江。
起初是卖给一家马戏团,可是“他”实在受不了里边的苛待。
那些人对待“他”还不如那些人贩子,之后,他便计划逃跑出来。
跑出来没多久,“他”就又遇见把“他”卖进马戏团的人贩子。
那人本来想把“他”送回去,可是“他”不干了,便出主意,让人贩子把“他”再卖出去。
那人贩子都没犹豫,就同意了。
买他的人家养了他一年,也发现了他“不长个”的异常。
最后找了个“偷东西”的由头,把“他”赶出门外。
“他”身无分文,又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