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像之前处理城寨事件那样,先稳住他,再通过他去与元朗原住民沟通。”

沉默许久后,杨瑞英缓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田博培听后立刻转头问韩义理:“韩处长,你是警务处处长,能不能下令让沈少秋交出与元朗案件有关的涉案人员和证据?或者干脆让他停职,由其他人接管九龙城警署?”

“田司长,我当然有权让他停职,但谁敢保证沈少秋没有提前转移证据?万一我一纸停职令下去,逼得他把所有东西都曝光,那停职还有意义吗?”韩义理苦笑。

“这可就难办了!”田博培叹了口气,转向杨瑞英,“港督先生,我们的确需要谈,但关键是谈的代价有多大。

元朗原住民提出的那些条件,我们实在无法接受。”

“港英政府、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扶植起像李半城这样的华商,他们如今已经深入各个商会,在港岛的权力博弈中替我们争取利益。

如果只是因为原住民的几句指控,就把他们抛弃,那我们这些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正如沈少秋曾主导的“偷天计划”,港英政府其实也有一个“换柱计划”。

在七十年代以前,港岛民众对洋人官员普遍带有敌意,无论是平民还是商人,几乎都倾向于支持本地爱国力量。

正是在那个年代,涌现了许多如雷英东、鲍玉刚这样的民族企业家。

港英政府曾试图打压这些人,但成效甚微。

于是,时任港督麦里浩提出“换柱计划”——通过扶持像李半城这样的华商,等他们发展成商界巨头后,替港英政府掌控话语权,成为他们操控经济命脉的新工具。

尤其是在与大陆签署回归协议后,港英方面更是加快了这一计划的推进步伐。

如果因为几句传言就放弃李半城等人,不仅意味着多年来在他们身上投入的巨大资源付诸东流,也会严重打击未来继续扶植“亲英华商”的战略布局。

当着猴子的面杀鸡都能震慑住猴子,更别说当着狗的面杀狗了。

“叮铃铃~”

田博培话音刚落,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起刺耳的铃声。

“谁啊?”

田博培掏出手机,接起来随口问道。

可刚问完,他的脸色骤然一沉,目光缓缓转向坐在对面的港督杨瑞英,语气低沉地说道:“杨督,刚刚廉署的陆志廉突然冲进我们港英总部,把房屋署长麦克金、规划署长陈浩文、发展署长霍迪克三人全都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