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零三分,系统刚完成同步,屏幕右下角的提交计数器还停留在个位数。
七分钟后,警报响了。
刺耳的提示音划破剪辑室的安静,周小胖一个激灵从沙发上弹起来,可乐罐滚到地上都没顾得捡。他揉着眼睛扑到副机前,盯着后台数据面板,声音都变了调:“星燃哥!流量炸了!服务器扛不住了!”
陈星燃没抬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出残影。他刚把“囡囡520”的申请标为优先审核,下一秒系统就跳出红色警告——用户并发请求突破八千,提案通道延迟飙升,上传队列开始堆积。
“联系平台技术组,立刻扩容。”他语速平稳,眼睛盯着进度条,“再开两台备用节点。”
“已经打了三个电话!”周小胖手忙脚乱翻通讯录,“但他们说审批流程要两个小时起步……”
“不用等他们批。”陈星燃调出技能界面,指尖一点,“高级交互设计”自动激活。代码框弹出,他快速输入一串指令,直接绕过中间层权限,将带宽调度协议临时升级为最高优先级。
“你这操作……是不是有点越权?”周小胖咽了口唾沫。
“只要没删他们数据库,就不算违法。”陈星燃轻描淡写,“而且,我们救的是人家想回家的心,又不是抢银行。”
三分钟后,页面刷新速度恢复正常,提交成功提示接连弹出。周小胖长舒一口气,瘫回沙发:“吓死我了,我还以为第一炮就得哑火。”
陈星燃没接话,而是打开官微后台,敲下一条公告:
“感谢每一份‘想回家’的愿望,我们一个都不会漏。”
他截了“囡囡520”的申请图,配上这句话发了出去。
发布瞬间,转发量冲上三位数;三分钟后破万;五分钟时,评论区已经被“我也想改我家”刷屏。
---
上午九点十七分,夏洛璃推开剪辑室的门,手里拎着两杯热奶茶。她一眼就看见主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总提交量:18,432**。
“你们昨晚到底干了什么?”她把奶茶放在陈星燃手边,语气像在审问,“我刚刷微博,热搜前十有三个跟你们有关。”
陈星燃正低头看手机,各大媒体账号接连转发官微那条公告,《青年文娱周刊》甚至单独做了专题封面:“少年导演重启综艺逻辑:观众不再是看客”。
他笑了笑,把手机转给她看。
热搜榜上,“#第一个被点亮的故事#”挂在第二位,底下全是泪目评论:
“我奶奶也有一间舍不得拆的老厨房……”
“我爸去年走了,老房子空着,我想把它改成民宿,让他常住的记忆活下去。”
“你们能不能来改我家?我妈说新装修的房子不像家了。”
夏洛璃抿了口奶茶,忽然问:“真打算一个个审?两万个申请,看到明年也看不完。”
“不审完,但每个都会回应。”陈星燃打开后台筛选系统,“我们按关键词分类,比如‘老人’‘孩子’‘旧物改造’,优先处理情感需求明确的。落选的也会收到定制回复,不是冷冰冰的‘未入选’。”
周小胖插嘴:“我已经让助理团队准备模板了,每人每天至少回五百条私信。”
夏洛璃看着他,眼神有点复杂:“你还真把这事当真了。”
“不然呢?”陈星燃叼起一根草莓味棒棒糖,“大家不是在玩投票游戏,是真把自己的念想交出来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它变成一场热闹过后的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