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观众评审团的升级

“生活经验。”他耸肩,“谁还没穿过带内衬的裤子?看着单薄,其实暖和。”

周小胖笑出声,又被自己呛了一下。

“行,我明天就联系那位博士。”夏洛璃说,“顺便看看有没有靠谱的建筑领域人选,最好是那种不爱出镜、但业内认的。”

“传播学那边交给我。”周小胖抹了把脸,“我表哥研究生就是做数字媒体的,整天分析爆款逻辑,让他当苦力正合适。”

“记住,所有人签署保密协议。”陈星燃补充,“不许提节目名称,不许晒合同,报酬走匿名账户。我们要的是专业意见,不是热搜话题。”

“懂了,搞学术一样搞综艺。”周小胖啧啧称奇,“以后是不是还得列参考文献?”

“已经在列了。”陈星燃把文档保存,命名:《明星改造家_评审机制优化v1.0》,“下周录制第四期,先试运行。片尾加一页‘第三方观察摘要’,看看观众反应。”

会议结束前,夏洛璃忽然问:“如果他们写的报告和我们的设计方向不一致呢?比如觉得某个改动没必要?”

陈星燃转动椅子,看向窗外。楼下的便利店还亮着灯,一个外卖员站在门口抽烟,火光一闪一灭。

“那就更得放出去。”他说,“观众不是傻子,越真实的反馈越可信。要是专家说‘这书房位置不合理’,我们就拍一期回访,看住户实际用了多久,怎么调整的。争议本身也是内容。”

小主,

夏洛璃沉默几秒,轻轻说了句:“你还真是……一点退路都不留。”

“退路留多了,容易被人堵死。”他关掉共享窗口,“我们现在不是在做节目,是在建标准。以后别人想抄,不但抄不到节奏,连评委都能被我们带偏。”

语音挂断后,房间里只剩键盘敲击声。

陈星燃打开邮箱,起草三封匿名邀请函,收件人是夏洛璃提供的心理学专家、一位注册在民间建筑安全协会的工程师,以及周小胖推荐的传媒研究生导师。邮件正文简洁:**诚邀您以独立学者身份,参与一项关于居住空间与人文关系的社会观察项目。**

附件里是一份保密协议和基础协作说明。

他检查一遍,点击发送。

屏幕右下角,系统提示再次浮现:【“全流程自主预演”模式已激活,是否同步评审团升级数据?】

他点了确认。

画面瞬间切换成三维模拟场景:未来某期节目播出后,社交平台出现一条热帖,标题是《<明星改造家>的片尾报告,比正片还精彩》。评论区有人晒出打印的专业分析页,说:“原来飘窗加宽不只是为了好看,是考虑到老人起身时的支撑距离。”

另一条评论写道:“第一次见综艺拿心理学量表当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