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急躁的总工与重大的使命

沙海龙蛇 衫人游 1182 字 14天前

2012年3月20日的清晨,陈默市中央大道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执行长官邸前的停车场,空气因急促的动作而显得格外紧绷。热列茨——这位金沙地区的工业负责人,此刻正像一团蓝色的火焰,急匆匆地冲出官邸大门。

他甚至来不及理会脚下平整的沥青路面,直接跳上了那辆专门用于他视察兵工厂的、经过加固的黑色皮卡车。

就在一小时前,索菲亚向他下达了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坦桑尼亚总统姆贝基特使发出了正式邀请,金沙将出席下个月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东非国家峰会,并首次参加会后的联合防务展览和军事演习。

“这不只是一次展示,热列茨, “索菲亚当时的声音在会议室中无比坚定, “这是一次向整个非洲展示金沙力量、赢得尊敬和开拓军贸市场的机会。你必须挑选出最能代表我们工业水准的武器装备,既要符合金沙的脸面,又要便于我们生产和出口。 “

这项要求像两块巨大的磨盘,狠狠夹住了热列茨。作为沙西兵工厂的总工程师,他深知金沙武器的现状:虽然在俄罗斯的技术协助下,金沙已能仿制T90坦克、研发火箭炮(仿制喀秋莎),甚至开始接触米格-21战斗机,但这些成果多是“外壳先进,内心复古”,许多核心技术仍处于消化吸收和“本土山寨化”改进阶段。

“我们的震慑力,是T90仿制型、是新研发的地对空导弹! “热列茨内心低吼,他气喘吁吁,将文件夹重重拍在膝盖上。但便于生产,则意味着他必须侧重那些能够用再生材料或现有技术批量生产的武器,例如改良后的火箭炮系统和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仿制苏联型)。

但是这两种需求几乎是矛盾的。如果他挑选过于尖端的产品,一旦在演习中出现任何技术故障,丢的将是金沙的国际信誉。如果他只挑选那些最稳妥、最容易生产的“土炮”,又无法达到震慑和销售的目的。

“该死的,时间不够了! “热列茨低头看了一眼手表,距离他必须向索菲亚提交初步清单只剩下几个小时。他猛地对着前座的司机大喊:

“快!尽快去沙西兵工厂!别在中央大道上晃悠了!你难道看不出来我急吗?再慢吞吞的,我就让石头把你调去算账! “

司机被他吼得一激灵,赶紧猛踩油门。黑色的皮卡车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在中央大道宽阔的沥青路上疾驰而去,卷起一阵细微的沙尘。

下午时分,沙西兵工厂。

这里原本是金沙早期建立的维修工厂,如今却是金沙的军工产业心脏,这里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自从经历了高加索的实战考验和俄罗斯的技术支援后,兵工厂早已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