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他们不让说话,但我们能听

他正在调试自己为视障人士开发的盲文转译程序,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流淌。

就在这时,右下角弹出一个提示:收到一个匿名数据包。

他本能地警觉起来,迅速将其隔离进虚拟机。

解压后,没有病毒,没有勒索信息,只有一组针对全城路灯控制协议的漏洞补丁。

发送IP经过数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早已注销的海外服务器,毫无痕迹。

但张野的瞳孔却骤然收缩,他认得这种协议的命名格式,那种带着点偏执和理想主义的风格,像极了三年前陈默醉酒后在草稿纸上画下的“闪光计划”——一个试图让城市所有的光,都为沉默者发声的疯狂构想。

他忽然想起上周宿管突击查房时,自己慌乱中塞进墙体插座面板后缝隙里的那张草图,上面潦草地写着:“想让光替我们说话”。

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他撬开面板,从一堆杂乱的电线中,抽出了地图的第三块。

纸张的边缘带着一圈细微的焦黑,仿佛曾与火焰擦肩而过。

遥远的西南边陲,群山环抱的盲童学校里,陈默正准备入睡。

他用来给孩子们播放有声读物的旧平板电脑,屏幕却毫无征兆地亮起,自动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十几个孩子围坐一圈,稚嫩的小手在空中熟练地比划着,是手语版的《少年中国说》。

没有声音,却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

一个温和的旁白音响起,是他支教的同事:“他们听说了你的故事,他们说,想让城市也看见他们的声音。”视频的最后一秒,画面定格,一行白字浮现:“你熄的灯,有人重新点亮。”陈默怔住了,三年前“闪光计划”失败后,他亲手格式化了所有数据,远走他乡,他以为自己早已将那团火彻底熄灭。

他颤抖着手,拉开背包最隐秘的夹层,里面躺着一个他收到后就从未拆封过的信封。

他撕开封口,里面是地图的最后一块。

地图背面,是苏晚晴清秀的笔迹,那笔迹带着一丝他熟悉的、决绝的颤抖:“别来,也别不来。”

四道身影,从城市的四个角落,融入了深沉的夜色。

林枫骑着一辆扫码解锁的共享单车,心跳和链条的转动声同频,他刻意穿过了七个路口,每一个都布满了高清摄像头,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宣告自己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