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理由可以是对未来的迷茫,可以是对僵化体制的厌恶,也可以是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然后,将这些来自天南海北、充满个人情感的声音,剪辑成一个音频合集。
“就叫它,《拒绝入场券》。”赵子轩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张通往所谓‘上流社会’的入场券,我们不接,我们撕掉它。”
林枫的任务,是将这张无形的“入场券”送到所有该听到它的人耳中。
他想到了王老师,那个在课堂上偷偷给他们推荐禁书,会在讲到枯燥的官方理论时,意味深长地说一句“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的边缘人。
他冒着风险联系了王老师,没有说得太详细,只说有一份特殊的“背景音乐”,希望能在某个重要的场合播放。
王老师只问了一句:“会伤害到学生吗?”
“不,”林枫回答,“只会让他们醒过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然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发给我吧。藏在第三号背景音乐库的备用文件里,编号BGM - ALT - 07。升旗仪式的固定流程结束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并播放备用库的音乐,以填补领导讲话前的空白。这个漏洞,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去修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一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广阔的操场上。
数千名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排列成整齐的方阵。
鲜红的旗帜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庄严、肃穆,带着一丝例行公事的乏味。
升旗仪式结束,高音喇叭里播放完惯例的校歌,随即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按照流程,接下来应该是教导主任冗长的训话。
学生们大多已经低下头,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放空。
就在这片寂静中,一个略带沙哑的、年轻的男声毫无征兆地从遍布校园的每一个喇叭里传了出来,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低语:
“我不接班,因为我不想学会说假话。”
声音很轻,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涟漪。
全场数千名学生,几乎在同一时间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
他们环顾四周,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但看到的只有彼此眼中同样的震惊。
紧接着,第二个声音响起,是一个带着南方口音的女孩:“我不接班,因为我想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而不是背诵上个世纪的悼词。”
第三个声音:“我不接班,因为我的爷爷是农民,他告诉我,土地不会骗人,但有些人会。”
第四个,第五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声音,带着各自的方言和故事,汇成一股洪流,冲刷着这座沉寂已久的校园。
没有激烈的口号,没有愤怒的咆哮,只有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朴素的“我不愿意”。
监控室内,陈主任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墙上分割出的二十个直播画面。
从北方的重点大学到南方的职业学院,几乎所有参与“培训班”计划的高校,都在同一时间上演着相似的一幕:集体沉默。
那是一种比任何骚乱都更可怕的沉默。
学生们不再交头接耳,而是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