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眼的灯光下,两人的脸色同样阴沉。
“这不只是你一堂课的问题。”林枫把电脑屏幕转向他,上面是一张遍布全国的地图,二百一十七个红点,触目惊心。
“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子系统,“智能育人系统”,已经悄无声息地在全国二百一十七所试点小学完成部署。
学生入学的那一刻,家庭信用码便与学籍永久绑定。
系统后台,一道无形的墙瞬间筑起。
高信用分家庭的子女,被自动分流进“精英通道”。
他们的课表上,是人工智能编程互动课、逻辑思辨沙龙、虚拟现实环球历史……系统鼓励他们质疑、创造、引领。
而墙的另一边,低信用分家庭的孩子,则被推送截然不同的“基础生存课程”。
屏幕上,课程标题清晰可见:《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农具》《外出务工法律常识与注意事项》《城市服务业礼仪速成》……
林枫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划过,语气中带着一丝彻骨的寒意:“这不是因材施教,这是因‘信’施教。在他们连世界是什么样都还没看清的时候,就用父辈的‘信用’,提前把他们的人生钉死在了一条无法挣脱的轨道上。”
就在这时,张野推门而入,风尘仆仆,他带回了更残酷的现实。
“我找到小石头了。”他声音沙哑,把一个便携摄像机连接到电脑上。
视频里,一个瘦小的男孩正蹲在尘土飞扬的操场边,用一根枯树枝,一丝不苟地在地上写着一行公式:F = ma。
“小石头的爸爸,前年因为实名举报当地矿企非法排污,被地方信用系统拉入了黑名单。”张野的声音在安静的库房里回荡,“所以,尽管小石头连续三年数学都是满分,系统还是自动将他的档案标记为‘潜在反社会人格倾向’,分进了‘农技预备班’。”
视频里,男孩写完公式,抬起头,望向镜头,眼神清澈得像山间的溪水,他小声问:“老师,当科学家,也要看爸爸有没有被拉黑吗?”
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林枫死死盯着屏幕里那双纯净又迷茫的眼睛,许久,一言不发。
他缓缓转过身,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光标在空白文档上闪烁。
他深吸一口气,敲下了第一行字。
文档命名:教育平等检测器v1.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天后,赵子轩决定重返那所他曾挥洒过汗水的支教小学。
他不再是那个满怀理想的志愿者,而是伪装成一名从教育局派来的技术巡检员。
张野为他改装的便携式投影仪小巧得像充电宝,陈默连夜为他打包的离线数据包,则能让他绕过部分实时监控。
再次踏入校园,一切都已面目全非。
教室里,陪伴了几代人的黑板被巨大的电子屏取代,课桌上没有一本纸质课本,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由系统定时、定量、定人推送。
年迈的杨校长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神情紧张又无奈:“赵老师,你这次来……千万小心。上个月,就有个孩子在课堂上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微积分。第二天,他家里人就把他接回去了。村里人都在传,让咱们别惹事,别给系统添麻烦。”
赵子轩站在那间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室里,电子屏上正滚动着“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