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这么算了。”林枫的声音很低,但每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用规则杀人,我们就得用规则反击。”他看向众人,眼中燃起一簇火苗:“我们以‘社会信用体系对教育公平性影响’的学术调研名义,申请教育系统的信用评估流程与标准公开。”
他迅速做出部署:“子轩,你路子广,伪装成《青州教育报》的特约记者,用最官方的口吻向县教育局发函,要求信息公开。张野,你去联系李阿姨,还有因为类似狗屁理由被卡住的老张头他们,就说有学者在做调研,需要他们的情况作为案例,组织一封‘信用申诉联名信’,人越多越好。”
最后,他看向陈默:“默子,干活了。我需要全县所有初中、高中近三年的分班数据,尤其是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家庭信用评级对比。我要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善行’,被关在了普通班的笼子里。”
陈默点点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翻飞。
三天后,一张触目惊心的数据图出现在林枫的邮箱里。
全县“低信用评级家庭”的子女,有百分之八十七被强制分配到了普通班。
更可怕的是,这些普通班的班主任,大多是刚入职的新人或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优秀教师的配备率比重点班低了整整三十二个百分点。
林枫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低声喃喃,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这个荒诞的世界宣告:“他们不是在分班,他们是在筛选人,用一套冰冷的算法,提前淘汰掉他们认为‘不稳定’的后代。”
申诉听证会那天,姨妈带着小宇从乡下赶到了青州。
少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校服,胸口上却别着一枚崭新的“青云中学优秀学生”徽章,在灰暗的衣服上显得格外刺眼。
他的书包很旧了,拉链都掉了一半,但擦拭得干干净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枫带他去食堂吃饭,孩子盯着菜单上那些花花绿绿的菜名看了很久,目光在十几块钱的红烧肉和八块钱的番茄炒蛋之间来回游移,最后还是小声说:“表哥,我……我吃一碗素面就行。”
林枫探身过去,直接对打饭阿姨说:“一碗素面,再加一个大鸡腿。”
鸡腿被重重地扣在面条上,溅起点点油花。
小宇猛地抬起头,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他用一种近乎哽咽的声音说:“表哥,来之前,我妈跟我说……她说,她宁可当初没有生下我,也不愿意让我一辈子背着这个‘坏家庭’的名声。”
林枫握着筷子的手陡然收紧,指关节咯咯作响。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把那碗面推到小宇面前。
他知道,这孩子背负的早已不是分数和名次,而是来自整个系统毫无道理的恶意与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