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发布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广州】:城中村的握手楼之间,有人用一台大功率投影仪,将“我认识她”四个大字和王桂芳的素描头像,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

【哈尔滨】:清晨的早市,一位大妈将小型的录音播放器用塑料袋包好,塞进一筐筐准备出售的鸡蛋里,对每个买主说:“送你的,回家听听。”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那个名为“口述中国”的社交账号。

这是他经营了三年的账号,记录了无数普通人的声音。

他上传了最后一段,也是最沉重的一段视频。

画面里,一个戴着黄色安全帽的中年男人站在轰鸣的工地上,他叫小凯爸。

他用油漆在自己的安全帽上,一笔一划地写下:“王姨救了我”。

镜头拉远,他身后是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巨大墙体,钢筋水泥的森林冷酷而宏伟。

他说,是王姨当年借钱给他,让他走出了嗜赌的泥潭,才有了今天这个家。

林枫为这段视频配上了最后的文字:“你们可以篡改档案,可以定义风险,但你们改不了人心。”

点击发送。

几乎在同一秒,张野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音里是货车发动的引擎声。

“林枫,车修好了,照片也全都贴上去了。按你说的,条幅换了。”

林枫挂掉电话,将手机揣进兜里。

他走到天台边缘,俯瞰着这座被晨光逐渐点亮的城市。

远方,一辆白色的厢式货车缓缓驶出小巷,汇入城市的车流。

车身贴满了王桂芳生前各种各样的照片,有她在田里劳作的,有她抱着邻居家孩子的,有她在村口大笑的……一张张鲜活的笑脸,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个试图将她定义为“风险”的世界。

在货车车头,一条巨大的黑色横幅迎风展开,上面只有三个醒目的白色字符,和一个坚定的词语:

404,出发。

行动告一段落,喧嚣和肾上腺素如同潮水般退去。

林枫回到柳坪村那间属于王桂芳的小屋。

空气里还残留着老人身上特有的、混杂着皂角和阳光的味道。

他开始默默地整理她的遗物,把那些朴素的衣物、用旧的农具一件件收进纸箱。

这是一个冰冷而必要的仪式,提醒着他,那个温暖的人真的已经不在了。

在收拾床底的一个旧木箱时,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个坚硬而冰冷的物体。

他把它拿了出来,发现那是一个被水浸泡得发胀变形的硬皮本,封面已经模糊不清,书页因为湿透后又晾干而紧紧地粘连在一起,像一块沉甸甸的砖。

一股若有若无的、混合着河泥与旧墨水的气息,钻入了他的鼻腔。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