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一百个名字,一个名字

白色墙壁很快被文字的潮水淹没。

赵子轩像一个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巡游的梦游者,在这面墙前缓缓踱步,伸出手指,轻声读着那些从冰冷打印机里吐出的,却带着体温的句子。

“我叫阿勇,是送外卖的。有一年夏天雨最大的那个晚上,水淹了半个轮胎,我躲在王姨家屋檐下,她非让我进堂屋睡了一宿,还用取暖器帮我把湿透的外卖箱一点点烘干了……”

“我叫陈静,是社区诊所的医生。王姨走之前,清醒时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小陈,等会儿我那犟孙子来了,千万别让他知道我疼,他会哭’。”

“我叫李师傅,是看公共厕所的。她说我是城市的美容师,每天早上扫完街,都会给我带个热乎的白面馒头……”

赵子轩退后几步,看着这面由无数人的记忆碎片拼成的墙。

这不再是一面冰冷的墙壁,而是一堵由血肉、情感和共同经历筑成的人墙。

他举起手机,对着这壮观又悲怆的景象拍下一张全景照片,没有加任何滤镜,直接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

配文只有一句话:“这不是数据,是人墙。”

几乎在同时,陈默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了最后一行代码,一连串急促的警报声在他耳边响起。

他冷静地切断了数据流,屏幕上跳出一个红色警告框:“目标IP已被信衡科技法务部锁定,已向当地通信运营商发出‘非法集会信息传播’紧急协查函,预计三十分钟内完成物理断网。”

“来了。”陈默低语一声,没有丝毫慌乱,立刻启动了B计划。

他编写的程序如同一条贪食蛇,瞬间将汇总来的所有证言音频文件吞噬、拆解,切分成一百二十八段不足三十秒的细碎片段。

另一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名为“原野的风——独立民谣音乐人未发布合辑”的压缩包被激活。

一百二十八首风格相近、旋律简单的民谣歌曲,被他的程序强行植入了这些音频碎片。

它们没有被放在开头或结尾,而是像幽灵一样,被精准地嵌入到每首歌副歌结束后的间隙,恰好在两分十七秒的位置。

在那里,会有一个极轻微的、几乎与伴奏融为一体的声音响起。

小主,

那声音或许苍老,或许年轻,或许沙哑,或许清亮,但说的都是同一句话:

“我认识她。”

这种处理方式,足以骗过所有平台的AI算法识别,而对于人工审核来说,要在一百多首乏味的民谣里精确找到那一声轻语,无异于大海捞针。

文件伪装打包完毕,被程序自动上传到了国内十几个几乎无人问津的小众音乐论坛和分享网站。

一场看不见的游击战,在无声的数字世界里悄然打响。

城市的另一端,张野正骑着他那辆半旧的摩托车,穿行在深夜的县城。

他口袋里的U盘,存着第一批整理好的证言录音。

他没有去人声鼎沸的夜市,而是专挑那些孤独的夜班岗点:亮着惨白灯光的24小时加油站,只有一名打瞌睡店员的通宵药店,以及灯火通明、分拣带轰鸣的快递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