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老人不会死,只是被系统踢出

宿舍的角落里,那十台二手手机屏幕上幽幽的蓝光,如同深海中无声的鱼群,正静默地游弋在代码的海洋里。

每一台手机背后,都连接着陈默那台改装过的电脑,数据线像延伸出的神经触手,将他的意志灌注其中。

这便是那个“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一场即将席卷偏远山村的数字起义的雏形。

一切的开端,是三天前那封来自青州柳坪村的信。

林枫至今还记得指尖触碰到信纸时的感觉,粗糙,温热,边缘带着一圈焦黑的脆边,仿佛刚从熄灭的灶膛里被一双苍老的手抢救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档案室特有的、混合着旧纸张与尘埃的微酸气息,但这封信却带来了一股格格不入的烟火味。

铅笔字迹歪歪扭扭,力道时轻时重,写信人是他们支教队曾服务过的老杨老师,一个把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山村教育的老人。

信的内容简单得令人心头发紧。

村里一百三十七位高龄老人,已经连续三个月没能领到养老金。

唯一的解释,一行冰冷的黑体字,贴在村委会那台全村唯一能上网的电脑屏幕上:“认证失败”。

旁边还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操作指南:“请确保光线充足、面部无遮挡、眨眼三次。”

老杨老师在信里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写道:“林娃子,城里头的机器是不是不认我们这些老骨头了?他们的眼睛浑得像下了雾,脸上的褶子比地里的垄沟还深,咋个眨眼,机器都说‘不是本人’。那点养老金,是他们买药、买盐的命根子啊。”

林枫的手微微颤抖,他将信纸拍下来,发进了404寝室的群里,只附上了一句话:“我们当初费尽心力曝光了那个吃人的‘举报机器’,现在,是不是又亲手造出了一个‘认证牢笼’?”

群里死寂了片刻。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陈默,他只回了三个字:“交给我。”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陈默几乎与他的电脑融为一体。

他调出了那个名为“智政通”的政务APP的全部公开数据,像一个顶级的猎手,在数以亿计的代码丛林中追踪猎物的踪迹。

他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那个“动态干扰验证码”。

每次登录,屏幕上都会弹出一串扭曲得如同鬼画符的汉字或数字,要求用户在三秒内输入。

陈默将这些验证码逐一截图,进行图像锐化和算法分析。

他的脸色越来越冷。

这些验证码的扭曲模式并非随机生成,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