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前,人潮涌动。
许多路过的居民停下了脚步,一开始是好奇,接着是沉默,最后是眼圈泛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着海报,浑浊的眼睛里泪水滚滚而下。
她颤抖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撕下了一张海报的一角,喃喃自语:“我得带回家,贴床头……让我的孙子看看,什么才是家……”那一刻,社区里冰冷的秩序,第一次出现了因人心而融化的裂痕。
夜幕降临,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李会长家的楼下,突然聚集了十几个人。
他们并非来闹事,每个人都举着手机,开着直播,用一种戏谑而冰冷的语气对着屏幕解说。
“家人们,我现在就站在‘先进经验’推广代表李会长的家门口!大家看这个阳台,我严重怀疑它向外延伸的尺寸超出了一公分!我已经通过‘守望联盟’提交了举报,请街道办的郑干事尽快审核!”
“楼上的兄弟,我作证!我昨晚好像听到他家传出哀乐,严重扰民!举报了举报了,坐等积分到账!”
这群人,正是张野组织的市集成员。
他们的手机账号,在下午时分就全部绑定了“守望联盟”系统。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荒诞戏剧。
404寝室里,陈默的电脑屏幕上,数据流像瀑布一样疯狂刷新。
他远程监控着“守望联盟”的后台系统,清晰地看到代表着郑干事操作账号的ID,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频率在后台疯狂地处理着举报。
这些凭空冒出来的、荒诞不经的举报,像潮水般涌入,每一条都需要他去审核、去判断、去点击“通过”或“驳回”。
三小时内,八十七条举报。
小主,
郑干事的手速快到后台的监控系统发出了过载警报。
陈默甚至能想象出屏幕另一端那个男人焦头烂额、汗流浃背的模样。
这个曾经靠着审核举报赚取绩效的系统,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吞噬着它自己的操作者。
凌晨一点,巨大的压力终于压垮了紧绷的神经。
街道办的官方公众号紧急发布了一则措辞严谨的通报:“鉴于‘守望联盟’积分系统在试运行期间引发巨大社会争议,现决定,即日起暂停该系统的积分兑换机制。街道办将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系统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彻查。”
胜利的号角终于吹响。
几乎在通报发布的同时,林枫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我是郑干事。我说我不知道真相,是假的。但我的房贷一个月八千,我儿子明年要上重点小学……我能做什么?”
短信里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个中年男人的疲惫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