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评分孤儿院的第一个访客

亡灵的低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寝室的空气却被一道突兀的闯入撕裂。

苏晚晴几乎是撞开门的,脸上不见了往日的冷静,只有一种被巨大压力挤压后的苍白。

她一言不发,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拍在林枫桌上,随即打开自己的手环,投射出一道光幕。

视频的画面昏暗而摇晃。

一间逼仄的活动室里,几个神情木然的孩子围坐着,机械地拼凑着一幅缺了角的拼图。

镜头猛地一转,对准了角落里一个瘦小的身影。

那个叫小星的男孩,因为双手蜷曲无法伸展,正用脚趾艰难地夹着一根红色蜡笔,在粗糙的纸上,一笔一划,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字——妈。

字迹未干,画面却被一道刺眼的红色警告框覆盖。

冰冷的系统字体在屏幕上跳动:“青禾儿童之家——社会效益综合评分:42.3,低于机构关停阈值。”

视频结束,寝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苏晚晴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系统报告说,这些孩子‘成才概率低’,‘社会资源转化率不达标’,建议对机构进行清退转介……清退?转介?他们不是项目,不是数据,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啊!”

林枫拿起文件袋,抽出里面的评估报告。

每一页都充斥着冰冷的条框和百分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一群孩子的命运牢牢网住。

评分标准令人窒息:未来就业转化率,权重40%;社会收养家庭匹配度,权重30%;甚至连最无法量化的“情绪稳定性”,都由人工智能通过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分析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后,冷酷地给出一个分数。

“狗屁!”赵子轩再也看不下去,猛地合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发出一声巨响,“残疾儿童不会笑?那是你们这些设计系统的混蛋根本不懂他们的表情!他们的每一次眨眼,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是在表达!”

一直沉默的陈默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跃,很快调出了一份从评估报告附件里深挖出的数据模型草图。

“这不对劲,”他皱紧眉头,“这套算法的设计逻辑,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评估,而是为了筛选。你看这个权重曲线,所有指向康复周期长、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的指标,都被赋予了极高的负向权重。这根本就是一个淘汰机制——越是需要帮助的孩子,分数就越低,也就越快被‘优化’掉。”

张野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张小星的截图,男孩用脚写字的样子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