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广播里的全国联考

“硬闯县里肯定不行,他们有他们的规矩。”赵子轩最先开口,他总是最冷静的那个。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张野闷声说,“大不了我带人去……”

“没用。”陈默打断了他,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技术宅,此刻眼神里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们要的是线上备案和数据。我们给不了。所以,我们得换个赛道。”他推了推眼镜,一字一顿地说:“我们自己建一个‘考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陈默在桌上画着草图:“我可以用离线服务器,搭建一个‘本地化考试系统’。把全县联考的考试大纲、知识点范围、还有历年真题全部预载进去。孩子们虽然不能线上答题,但我们可以用这个系统生成标准化的试卷,通过打印和二维码墙分发,确保考试内容和县里是同步的。”

赵子轩的眼睛亮了:“这个好!我们不但要考,还要考得比谁都正式!我补充一点,”他敲了敲桌子,增加了计划的冲击力,“我们办一场‘广播联考’!让阿珍姐当播音员,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像过去那样,全村统一时间读题。学生们就在自己家里,手写答题。我们全程录像,存档,每一份试卷的完成过程都要有清晰的记录。我们要向所有人证明,我们的孩子不是‘缺席’考试,他们是被现代化的门槛‘排除’在外!”

“这个办法狠!”张野一拍大腿,立刻掏出手机,“我马上联系我那在职校当老师的哥们儿,他们学校有一批要淘汰的旧笔记本电脑,没网,但摄像头和录音功能都好用。我借二十台过来,每个考点……不,每个孩子家里都放一台,当电子监考员!”

计划以惊人的速度成型。

林枫看着三个伙伴,心中那股被压抑的火焰,终于找到了出口。

考试当天,天还蒙蒙亮,赵家沟的村口就挂起了一条用红布手写的横幅,上面是阿珍一笔一划写下的大字:“赵家沟考点,准时开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铃声,没有标准的考场,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阿珍站在村委会那只锈迹斑斑的大喇叭前,深吸一口气,用她最清晰、最沉稳的声音,逐字逐句地朗读着语文试卷的第一道题。

她的声音被喇叭放大,在寂静的山谷间回荡,仿佛一声不屈的呐喊。

孩子们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趴在自家的饭桌上、炕沿上,甚至搬了小板凳坐在院里的石板上,神情专注地答着题。

笔尖划过粗糙纸面的沙沙声,汇成了一首无声的战歌。

陈默和几个年轻人抱着摄像机,在村里来回穿梭,确保每一份正在书写的答卷,都有精确的时间戳和地理位置标记。

与此同时,赵子轩开启了直播,标题只有一行字:“这里没有WiFi,但有梦想在加载。”

画面里,小梅正写到作文题——《如果我能连上网络》。

她停顿了很久,小小的眉头紧锁着,似乎在思考一个极其深奥的问题。

良久,她终于落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如果我能连上网络,那我就能告诉远方的老师,我不是笨,我只是……慢了一点点。”

直播间的画面切换,一个更小的孩子在答题的间隙,忽然抬头望向天空,轻声问旁边纳着鞋底的妈妈:“妈妈,信号是不是就是从那些云彩里掉下来的呀?”

就是这纯真的一问,让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爆炸。

“我破防了,这道题我不会,但她们必须会!”

“这不是考试,这是在对命运发出挑战书!”

“她在考未来,而我们只是在旁观。”

一条私信弹了出来,发信人是省里某重点中学的校长:“赵老师,我是XXX。请把孩子们的答卷密封后寄给我们,我们学校的老师愿意义务为他们提供远程阅卷支持,并出具详细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