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我们不是榜样,是同伴

“榜样”、“案例”、“新时代青年”,这些宏大而空洞的词汇像一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翻身下床,打开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屏幕的光映着他通红的眼眶。

他写的不是激昂的宣言,而是一篇近乎忏悔的自白。

“我们不是榜样。我们会在军训的方阵里紧张到顺拐,会被宿管阿姨追着没收偷煮的火锅,我甚至还偷偷学过网上的土味情话,想去跟隔壁系的女生搭讪,结果第一句就被人当成了骗子。我们不是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那天晚上,恰好没忍心就这么转身走开的普通人。”

文章的结尾,他没有呼吁大家学习,反而写道:“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仰望星空的榜样,而是需要更多弯下腰的普通人。如果你也看不下去某个孩子趴在楼道里写作业,请别学我们,你甚至不需要知道我们是谁。直接走过去,帮他一把。”

这篇名为《我们不是榜样》的短文,在凌晨四点被他发在了那个几乎没什么人关注的公众号上。

第二天,是张野把这篇文章变成了现实。

他自掏腰包,用最便宜的纸打印了几百份,像贴小广告一样,贴满了夜市的每一个摊位,甚至电线杆上。

传单的末尾,他用加粗的红字添上了一句他自己的话:“你要觉得我们干的这件傻事还行,那就自己也去干一件。”

这句带着江湖气的挑衅,比任何高尚的口号都更具煽动性。

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傍晚时分,卖烤冷面的大叔拎着两副半旧的护膝找到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是我孙子用不上的,一副给他留着,另一副……你们看看谁需要就拿去。”紧接着,一群穿着校服的高中生结伴而来,为首的男孩涨红了脸,大声说:“学长,我们不想再写‘学雷锋日记’了,我们想来干点真事儿!”

夜市的烟火气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而在404帐篷的角落,陈默也完成了一场属于他的“革命”。

他一夜没睡,将“404互助平台”的后台代码全部重构。

当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时,系统界面上多了一个全新的按钮——“复制404模式”。

“这是什么?”林枫凑过去看。

“一个开源模板,”陈默的声音因为疲惫而有些沙哑,眼神却亮得惊人,“任何城市的任何人,只要想做类似的事,都可以一键申请这个模板。系统会自动为他们生成一套本地化的账本系统、物资追踪二维码和基础的宣传话术包。他们不需要懂技术,不需要会设计,只需要一颗想开始的心。”

小主,

林枫愣住了:“你把我们的核心东西……就这么送出去了?不怕被别人抄了?”

“我们不怕被抄,”陈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我们就怕,根本没人敢开始。”

这句话,像一声惊雷。

系统上线的第一天,后台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七份城市申请。

最远的一份,来自云南的一个山区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