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那根手指还是离开了屏幕。
删除和辩解,都是在向质疑者乞求理解,而林枫清楚,他们从不缺理解,缺的是一个能让事实自己发声的舞台。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冷静的眸子里,一行来自青州大学教务处的公告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校际公益辩论赛,本届主题:“民间互助是否应介入城市治理”。
这简直是命运递来的战书。
“不吵了,”林枫在“最后一班地铁”的核心群里发了条消息,“我们去打一场正规战。”
群里瞬间沸腾。
张野第一个响应,发了个挥舞拳头的表情:“干他娘的!我这张嘴早就憋不住了!”
陈默则冷静地回复:“辩题对我们有利,但对方辩手大概率是法学院或经管院的精英,逻辑严密,擅长偷换概念。我们需要准备数据和案例。”
赵子轩的消息姗姗来迟,带着一丝歉意:“枫哥,我今晚……有个联谊,可能过不去了。”
林枫没在意,他知道赵子轩的难处。
屏幕另一端,远在沪市实习的苏晚晴几乎秒回:“我远程支持,把对方资料发我,我来做战术分析和攻防预案。”
队伍迅速成型。
没有外聘一个专业辩手,林枫坚持最初的原则:“这场仗,必须由亲身经历者来打。”
老猫,那个扛着摄像机记录了他们所有日夜的短视频博主,自告奋勇:“我给你们剪个三分钟的开场视频,保证炸翻全场。”
两天后,辩论赛决赛现场,空气几乎凝固。
聚光灯下,林枫他们四个穿着简单的卫衣,与对面西装革履、一脸精英范的政法大学辩论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赛开始,老猫剪辑的视频被投上大屏幕。
没有激昂的配乐,只有城市深夜最真实的声音。
画面里,守了科技园大楼三十年的保安老刀,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容:“我守着这扇门,见过凌晨四点崩溃痛哭的程序员,见过赶不上末班车在楼下徘徊的实习生。三十年,这楼都是冰的。直到他们来了,我才第一次觉得,这栋楼里,好像有了温度。”
镜头切换,市一院的小梅护士疲惫地靠在墙上,却笑着展示手机里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照片,上面是实习生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的:“谢谢姐姐,我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