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化?
林枫立刻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
他猛地转向一直默默记录的老猫:“老猫,把我们过去七天所有的守护记录整理出来!包括但不限于:接送实习生的总人次、具体路线;发放的应急药品清单和数量;还有那些司机师傅自愿加开的深夜班次统计。对了,还有那些实习生手写给我们的感谢卡,全部扫描,做成电子版附上去。”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报告,而是一本‘温度可测’的公益账本。让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孵化项目的评审会现场,气氛严肃得近乎凝重。
几位校团委的老师和基金会的评委正襟危坐,对林枫提交的报告逐字逐句地审阅。
小主,
尽管数据详实,故事动人,但评委们的脸上依旧是公事公办的表情。
他们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学生项目。
就在会议室的门即将关上时,门被推开了。周锐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熨帖的行政夹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包括林枫。
他没想到这位软件园的行政主管会出现在这里。
周锐没有说话,径直走到评审席前,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子中央。
那是一张A4纸,抬头印着园区管委会的红头,标题是《关于临时资源协调的函》,内容很简单,允许青州大学“404守护者”项目临时使用园区B1层一间长期空置的会议室作为夜间指挥点和休息处。
末尾一行小字写着:水电及其他杂费自理。
最醒目的,是页脚那个鲜红的行政公章。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这份盖了章的文件,比林枫一万字的报告更有分量。
它代表了来自“体制内”的一种默许和认可。
散会后,周锐和林枫一前一后地走在走廊上。
“别让我太难做。”周锐忽然低声说了一句,脚步没停,“也别让我被上面的人打电话问,为什么支持学生在园区里‘搞事’。”
林枫心中一震,他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毫无保留的支持,而是一个身在体制内的人,在规则的缝隙里,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撬开的一扇窗。
他能给的,就这么多。
“我明白,谢谢周主管。”林枫郑重地答道。
当晚,404团队便搬进了那个位于地下B1层的新“指挥点”。
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几张旧桌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久未通风的尘埃味,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兴奋。
这里是他们的第一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