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后台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巨大的电子屏幕上,“火柴计划”四个字像是烧红的烙铁,灼烧着每一个人的视网膜。
光芒流转,将老猫调试摄像机时专注的侧脸映得透亮。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镜头稳稳地对着林枫:“头儿,这回的纪录片名字我都想好了,不叫《我们为何说不》,就叫《我们不只是说不,我们开始建桥了》。”
这句话像一束微光,精准地刺破了连日来的高压氛围。
林枫紧绷的嘴角刚要扬起一个弧度,口袋里的手机却突兀地剧烈震动起来,像一只濒死的蜂鸟。
他下意识地划开屏幕,是阿哲发来的一张网页截图。
那一瞬间,后台鼎沸的人声、屏幕上滚动的喜悦、老猫充满希望的话语,尽数褪色成黑白的默片。
截图的中央,是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竞品公司官网。
鲜红的横幅上,一行醒目的大字——“光点行动”公益方案全球首发。
林枫的视线死死钉在方案的结构图、核心数据模型、甚至那句几乎一字不差的宣传语上。
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小数点,都像是从他们“火柴计划”的骨血里生生剥离出来的,带着熟悉的温度和狰狞的嘲讽。
最下方,一行小字刺得他眼睛生疼——发布时间:终审开始前12小时。
这不是抄袭,这是处决。
是在他们攀上顶峰的前一刻,从背后递上的一把淬毒的匕首。
“怎么了?”老猫放下了摄像机,察觉到林枫骤然冰封的气息。
林枫没有回答,他转身快步走向后台的休息室,大脑在极致的愤怒中反而变得异常冷静。
他甩上门,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急促的暴雨声。
服务器日志、云端文档访问记录、邮件分享链接……一条条数据流在他眼前飞速闪过。
他像一个经验老到的猎人,在庞杂的丛林里寻找那唯一一个不属于这里的脚印。
半小时后,他的手指停下了。
所有的线索,所有外泄的路径,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出口——三个月前,他们为了帮助“青州互助金”的受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项目,特意打包共享的一份内部资料。
权限是只读,但对于有心人来说,这道防线薄如蝉翼。
他点开那个共享文件夹的访问列表,目光从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上扫过,最终,像被磁石吸住一般,定格在“小林”这个ID上。
小林。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他记忆的某个角落,涌出的是复杂而温热的情绪。
那个因为连续挂科和拖欠学费,几乎被学校劝退的学弟。
那个在404寝室凑齐了学费,由林枫亲自带着去找导师求情,才勉强保住学籍的男孩。
那个在拿到助学金的当晚,蹲在他们寝室门口,一边哭一边说“我不配”的瘦弱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