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指尖在微凉的手机屏幕上划过,那条他刚刚转发的动态下,点赞和评论正像潮水般涌来。
然而,屏幕的光亮映照出的,却是一张冷静到近乎漠然的脸。
胜利的算法攻防战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像是在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上凿开了一个小孔,让他窥见了墙后更加广阔而幽深的黑暗。
“弱势通道”上线的第一个周六,晚风带着夏日的燥热。
小林,那个因为连续三周被算法判定为“低优先级”而险些崩溃的备考生,终于拿到了静音仓的预约码。
但他没有进去。
他只是沉默地坐在静音仓的玻璃门外,地上放着一块用快递纸箱板手绘的牌子,上面的字迹有些歪扭,却像刀刻一般有力:“这里曾经没有我的位置。”
他坐得笔直,像一尊雕像,无声地对抗着那个曾经将他拒之门外的系统。
进出静音仓的同学脚步都慢了下来,目光复杂地掠过他和他脚边的牌子。
赵子轩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没有加任何滤镜,直接发到了社交平台上,配文只有一句:“不是为了炫耀使用权,是为了记住被拒绝的日子。”
这张照片像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迅速激起千层浪。
林枫看到时,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那不是笑容,更像是一种确认。
他指尖轻点,转发并加上了自己的注脚:“真正的公平,是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进或不进。”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学生们积压已久的情绪。
当晚,阿杰找到了正在操场上整理流动帐篷的林枫。
这个连续三年考研失败,几乎把图书馆当成家的学长,眼中有种被磨砺出的疲惫,但此刻却燃烧着一团火。
“林枫,我想跟你商量个事。”阿杰的声音有些沙哑,“‘流动自习站’,能不能别只做备考季,咱们把它做成一个常态化的项目?”
林枫停下手里的活,看向他。
“我……我这几年,踩过太多坑了。”阿杰的目光投向远处灯火通明的教学楼,“不只是抢不到座,还有很多事。比如,怎么写一份有理有据的申诉信,怎么去学校官网的犄角旮旯里查找对自己有利的规定,怎么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去办公室跟老师吵。这些,没人教我们。”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想带一批大一、大二的新生,轮流值班。我们不只提供桌椅,我们还教他们这些。我们教他们,怎么保护自己。”
林枫的心脏被重重地敲击了一下。
他看着阿杰,看到了一个失败者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经验,以及将这经验传递下去的渴望。
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反卷”,而是在构建一种新的互助生态。
“我同意。”林枫的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